基于素质教育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3期   作者:张云霞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

        张云霞
        德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塑造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让他们能够运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理清教学思路,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能够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生物实验课程的内涵当中,继而可以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特点,不断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方案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生物素养有着较大的提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拓展出新的方法和思路,让他们可以运用现有的知识来回答出更多实际性的问题,以此来不断适应变化的教学教育情节,也为教师创设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开放式和创新式的教学课堂,为学生打造更加高效的课程内容。
        1开展生物实验
        生物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科学内涵,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而生物实验环节为学生解开生物奥秘、探索生命真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参与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运用科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了自身的学科素质水平。
        例如,生物教师在讲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对植物体中细胞吸水性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细胞的特征。在生物实验环节中,生物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实验目标,如探究植物细胞中的半透明膜是细胞的什么结构,对于细胞水分的传输起到哪些作用。
        学生在实验目标的指引下,利用实验仪器对细胞组织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对比实验观察结果与教材内容,能够得到结论:植物细胞的半透明膜是细胞的原生质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将植物细胞放置于溶液中观察细胞吸水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显微镜会发现,当细胞外界环境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细胞壁和细胞膜会发生渗透现象,从而实现了细胞的吸水功能。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生物知识加深了理解,还激发了探索精神,有利于构建生物知识体系。
        2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融入与渗透一些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时,教师不妨创设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情境,引入一些能够说明具体问题的生活化范例。这比教师单纯地从理论层面分析解读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更好。教师在课前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广泛收集一些和学习主题相关的素材和资源,并且在课堂上给学生综合呈现这些内容。这会让课堂学习的气氛更为开放、融洽,让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更高,同时,也会让实际教学问题得到更好的分析解读。
        3加强学科背景知识的渗透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吸收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对一些学科背景知识的分析和介绍。这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所学内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前人的研究中受到启示,既能够直观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又能够感受到前人在研究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这会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
        例如,在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这节内容时,学生需要认识到人类基因的发展性,并了解100多年来生物学家对人类遗传学的探索。教师可以从这个方面出发,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应的背景知识,列举一些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态度。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节内容,还会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的养成,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活动,是指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高中生物教师为了充分发挥高中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可以在课堂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在讲述《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时,引导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课程内容会发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于光、二氧化碳和水三种因素。这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针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开展辩论赛。题目是,“光合作用中光、二氧化碳和水哪一个因素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最大”。通过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与论述,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知识的学习效率。
        在辩论赛结束后,引导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载体的种类,在课堂上进行举例。高中生会说出在平时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绿色植被是乔木、灌木丛和草本植物,除此之外,为了加深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导学生认知,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等更多蕴含叶绿体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载体。
        5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生物教师往往喜欢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照搬照用,给学生讲解的知识点也只限在课本教材当中。趣味的教学方法是高中生物课堂必备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来观看生物实验的有关操作,以此来提高自己对一些动植物细胞的了解,进而可以运用更加具体化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进行情景的导入,使实验教学显得更加具有直观性和操作性,并以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教学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验室当中能够树立起对高中生物的严谨学习态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数字化的终端平台在数学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教师也可以将多媒体引用到生物实验当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观看,完善自己在生物实验当中的操作流程,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进展提供相应的建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一个友好的学习环境,顺利地展开生物实验。
        6教师与学生互动,构建素质模范生物班集体
        高中生物的素质教育的工作,需要教师与高中生的互相努力来完成。教师可以与高中生互动构建素质模范班集体的方式,落实素质教育的工作。例如,为了活跃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纳高中生的意见,制定有助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高中生物教师与高中生之间的互动,构建高效生物课堂,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意义重大。
        结论
        素质教育背景下展开高中生物教学,教师要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更新自身陈旧的教学思维,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教学难点地化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生物课程教学的多元训练目标才能很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冯阳春.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90.
        [2]张志晖.构建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5):87-88.
        [3]李红燕.注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7).
        [4]陈金芬.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14).
        [5] 刘冬忍.注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