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容
福建省漳州市新桥中心小学363000
摘要:科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小学学生必需具备的能力之一,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呼应科学学科新课改推进的关键一环。而兴趣是引导科学教育开展最佳的老师,相关教师需要致力于增加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文章结合教师日常的教学经验和情况,在把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探究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科学中的有效落实运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以趣助学;科学课堂
构建小学科学趣味课堂是基于新课改大潮下所必须执行的重要教学模块,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出发,致力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的有效改革,开展趣味教学课堂的方案设计,优化知识传输的承载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享受科学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因此,教师应以现代新课改教学需要为趣味课堂设计的主要依据,融合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趣味课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全方位构建。
一、分析趣味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科学似乎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严肃深刻的钻研精神,但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趣味化教学模块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对科学课堂的整体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落实好趣味化课堂的构建。趣味内容在科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可以让综合复杂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转化和理解,同时趣味课堂不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更在于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即通过科学小游戏、实验活动、情景课堂等相关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科学知识的有效探究,进而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在增强学生科学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水平,以趣味化的课堂框架建构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趣味化教学对于小学科学课堂的助力,能够使课堂的活跃度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提升,对小学科学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探究趣味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方式
1、以生活情景承载科学知识的有效输出
科学是来源于对生活内容的概况和总结,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趣味课堂的过程中,需要寻找生活情景为有效切入点,让学生通过透视生活现象,发掘科学知识的本质内容,从而有助于科学知识的有效性输出,使知识的表现形式更加具有趣味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理解。
比如,在教学《有趣的食物链》,教师可以谚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作为引入,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首先明确食物链的基本内涵,而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情景进行观察,可以选取池塘、草坪、森林等自然环境地点,让学生观察昆虫捕食的环节,而后引发学生拓展性的思考,询问学生组成食物链的基本要素都有什么,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个人经历,说明一个完整的食物链,通过环形图的方式绘制出来。
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充分融入生活情景内容,以情景模式配合科学知识的输出,能够有效拉近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距离,既能够化解学生对陌生理论知识内容的畏难感,还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以简单的现象、形式、途径进行转变,使学生更容易接纳相关的知识,促进其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理解。
2、以实践融合落实科学知识的多元渗透
实践环节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途径,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好玩、爱玩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多元化的教学途径中把握科学知识的本质内核,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实践中既能够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理论,又可以获得良好的快乐课堂体验。
比如,教师在教学《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展“环保理念设计创新”大赛,让学生在深入学习本节课程知识之后,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环保设计,可以以个人制作为主,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要求学生抓住生活中存在的不环保现象,通过前期观察、中期策划、后期制作三个环节逐步完成环保设计的作品,最后在班级上进行针对学生作品的竞赛评选。
由此可见,实践环节与小学科学课堂的充分结合,能够发掘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趣味元素,让学生可以把握学习科学所带来的乐趣,同时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活小学科学教育的互动性特征,为科学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3、以互动游戏提升科学知识的实用特点
实验内容在小学科学课堂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动性的科学趣味游戏,让学生突破书面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限制,使得学生在趣味化的科学游戏中抓住课程的核心要素,同时趣味游戏中的有效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迁移应用。
比如,在授课《人生之旅》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模拟人生”的科学游戏,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上台进行表演,并根据教师所设置的年龄阶段特点和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同时可以搭配饰品道具等增强学生表演的真实性,从而让学生深刻明白人生长的机理,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健康的重要性,在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健康观念,通过趣味互动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促进学生的积极融入与参与。
由此可见,游戏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其作用在于落实科学知识内容的实用性。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增设趣味游戏的相应模块,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从全方位的角度解读与探究知识内容,在实验应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课堂是相当小学科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模块,趣味课堂的有效落实能够符合现代化小学教学理念的授课方式。因而,相关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板块,以及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拓展小学科学课堂的趣味程度,借助情景课堂、信息技术、游戏教学等环节弥补小学科学课堂中生硬枯燥的教学部分,让小学科学以趣味的方式呈现,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迎春.趣味课堂对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应用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96.
[2]孟王芳.有趣味,更要求“增量”——小学低年级科学游戏的应用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11):34-37.
[3]伍亮生.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J].小学时代,2020(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