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 金永春 王建学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的基础课程,文章探讨研究在新时代“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适应《室内设计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教学形式与模式 互联网加教育 慕课
《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室内设计工程制图的能力是室内设计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的语言。在室内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识图与制图的能力,重在识图,其次是制图、最终达到图纸的设计能力。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同时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比如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其能够成为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证明了我们具备了一定的识图与制图的能力。这是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更是对教学成果的评价。
通过多年对《室内设计工程制图》的实践教学经验与总结,针对于中、高职院校,即高职、高专学生,包括部分本科院校,在学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时,普遍存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点理解困难,掌握国家工程制图规范与标准不透彻。绘制的图纸过于形式化。为绘制而绘制,为制图而制图,绘制的图纸不能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缺少实用价值。学生在学完课程后,部分学生基本能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制图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国家建筑制图规范与标准规与要求,但因为缺少工程施工实践经验,理解不够透彻,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性的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图的识读与绘制,更多的同学对绘制节点详图,有很大的难度,不能独立的完成一整套施工图的绘制,同时缺少团队合作能力,协调合作完成一项工程项目的图纸绘制任务。在室内装饰项目工程实践中,更多的是需要协同合作完成一套工程项目图纸的绘制。我们在实践教育过程当中。也很少学生们的能力,忽略了该方面学生能力的培养。
分析以上的结果的产生,是多种因素而形成的,这里我们只就《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进行研讨。教学课程体系结构不健全,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最主要就是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法过于陈旧。造成学生基础课不牢固,这里所说的基础课,就是在学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以前开的课程。作为学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支撑而开设的课程。我们通常称为前置课程。比如《结构素描》、《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与施工》等课程。《结构素描》是解决学生对空间的认知、培养学生空间感以及空间的想象力,从而能增强对施工结构与节点构造的理解,而《人体工程学》则是解决学生们对人与空间尺度的认识,培养学生设计绘制工程图的时对尺寸在空间内的正确应用与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是解决学生们,绘制施工图纸时能正确运用装饰材料表现施工工艺形式。课程是有先后承接的,必须有严谨的课程体系结构,并合理的分配课时。
《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训练并非是单指学生的练习,就是实践。而是要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任务、以 工程项目为依托、以设计为导向、以企业评价为成果。
《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在实践与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实践训练项目专业度与深度不够、实训过程与程序不系统、过于流程化与形式化。同时,所选用教材,专业性及学科以及针对性不强,教学资源不足,习题集专业化与深度不够。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象化、可视化、真实化不够。教学案例不具有代表性,与实际脱轨等相关问题,学生不能实现时时学习,缺乏学习的趣味性。根源在于,学生不理解室内设计相关节点结构,不懂施工工艺,对装饰材料的规格、尺寸、产地、用途等知识了解匮乏。不能达到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形成上述的原因主要有,教学课程体系结构不健全,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最主要就是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法过于陈旧。《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只有通过虚拟现实及3D模拟才能良好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发慕课,利用慕课的表现形式实现教学目的,实现学习目标。慕课教育平台具有先进的媒体媒介与丰富的知识储存,简明扼要的文字视频频图片,在学习过程中,会有高度的自主性,课程具有开放性、免费性、移动性?、灵活性、普遍性,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应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快速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明白知识,有效的消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形式与教学模式当中不断创新。
目前传统教育的方式与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的发展。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教育也逐渐被信息技术所渗入,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教育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的形式与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学习方式。教育发展也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互联网加+教育就是新时代下新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带动了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兴起,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是实现一校多区资源共享、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理想途径;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互融合,构建混合学习模式的切入点,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的全纳性、终身性、多样性、易获得性、开放性、灵活性、信息化的特征适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教学方法,这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形式。“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自然毋庸置疑。“以慕课、微课程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应与互联网加教育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结合,与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慕课”是互联网革新课程的重要形式,但我们也发现,慕课虽有大规模的网络访问,却无大规模的网络学习发生,存在浅层学习、辍学率高、保持率低等等问题。”所以必须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
[3] 《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19号)
作者简介:刘德海 男 (1970-) 注册室内设计师,副教授 主要从事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与教学工作。
课题名称:互联网+教学开放课程《室内设计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标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JGZZ201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