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燕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玉函小学 250002
歌德说过:任何有活力的事物都会构成它自己的氛围,这就是个性。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而个性的存在创造了伟大的人类。作为小学生,有自己的个性不是件坏事,何况张扬个性有利于自我发展。但是,如果个性和特长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影响在集体中的交往,也不利于自我健康的发展。武志豪,这个聪明、可爱、个性很强的孩子的转变,让我认识到了兴趣迁移、融入集体、适时引导的重要性。
锁上心灵之窗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探究编织工艺”,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中国结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深深吸引着武志豪,他对学习编织中国结充满了热情和兴趣,聪明好学的他,课堂上老师教一种编织方法,他能琢磨出两种甚至三种编织方法,痴迷的他课上编,课下编,回家也编,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美丽作品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大家都赞不决口,都称他是天才的编织家。
我发现武志豪有这样的天赋,既惊讶又自豪,一个男孩子学的这么快,编的这么好,太了不起了。我想这样的人才资源决不能浪费,要充分发挥他的辐射带动作用,灵机一动让他当小老师带徒弟,帮一帮那些学的慢的同学是最好不过的喽。我找到武志豪将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他痛快的答应了。第一天同学们围着他问长问短,他非常兴奋,主动耐心地教。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天就不耐烦了,嘴里嚷嚷着说:“老师,我不教了,他们太笨了,教了好多遍还是不会,编的太慢了,都耽误我自己编作品了,您看我编的作品多好啊,他们编的这是什么呀,浪费了我这么多时间,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您还是另请高明吧。”听到这话,同学们也纷纷说吴志豪太自私了,光顾自己。我没想到他痛快的接受了任务后,又傲慢的当了逃兵。听到他说的这些话,我非常生气,立即把他叫到办公室,严厉的对他进行了批评,批评他自私光顾自己,批评他心中没有他人,心中没有集体。原以为他能接受,结果越批评他越上劲,他更着脖子瞪着眼十分生气的说:“我就是不教,就是不教,你能怎么样我。”这次批评,他非但没有接受,反而适得其反,产生了抵触情绪。在班里独来独往,谁也不理了,更甭提教同学编织了。我看到眼里急在心里,静下心来反思了批评他的过程。我当时火气太大了,太急燥了,批评的语气太严厉了,还给他扣了几顶大帽子,他肯定不会接受的。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怕耽误自己的编织时间,不愿意教同学,也是有情可原的,是可以理解的。有的同学学得慢,他不愿意教,这也是正常的。我想想自己辅导接受慢的学生时,心里也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但因为我是老师,心中有一种责任感,决不能发火,无论怎样也要耐着性子不厌其烦的教。而武志豪只是个小男生,实在太为难他了。批评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但我却把这次的批评当成了发泄对武志豪不满的手段,伤害了武志豪的自尊心,使他关闭了幼小的心灵之窗。
打开心灵之锁
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融入集体,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和谐的健康的成长,我需要更加了解武志豪,在班主任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聪明加个性的武志豪非常聪明,聪明的非常可爱、讨人喜欢;但他又非常傲慢,傲慢的从不把同学放在眼里,觉得自己什么都强,什么都行,傲慢的有时真让人讨厌,而且还是个“顺毛驴”,越呛越上劲。是啊,只有聪明的人才会有傲慢的资本,我想作为一个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他不会永远是孩子,他要长大,他要走上社会,他要为人之父。他不改变傲慢、他学不会合作、他学不会接纳同学、他更不会融入集体,更不用说融入社会了。他的聪明使我骄傲和自豪,他的傲慢使我深思和忧虑,我久久思索着。从那开始,我特别注意了对武志豪的观察,聪明、傲慢的武志豪有一可喜的特点,他非常愿意学习新作品的编织。每次我教的新作品,他总是第一个完成,并嚷着让我教他编新的作品。一天课间他拿着刚编好的中国结叫我看,我夸奖了他几句,他嚷着非要学编虾,我问他:“你真想学吗?”“真想学,不骗您。”“那好,我有个条件,咱班龙华中国结编的不好,今天你只要教会他一个简单的中国结的编法,明天我就教给你,行不行?不行就算了。”没想到他答应了。第二天教他编虾时,我边教边和他交流,他很快就学会了,看他正在兴头上,我又提出了让他继续当小老师的想法,并表扬他教会了龙华。他说:“老师,我教龙华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跟你学编虾。”我说:“没想到你真够鬼的。”虽然他没有答应,但我也看到了希望。我想只要我不放弃,一定能寻找到打开他心灵之窗的钥匙。
有一天课堂上,他又是第一个完成了作品,非常得意的向我展示他的作品,这是一朵鲜艳美丽的月季花。武志豪得意洋洋又满怀希望地对我说:“老师我非常愿意跟您学习编新作品,我都学会了,您看,我编的多好呀,现在您再教我编新作品吧,你不是说“六一”还要进行展示吗。”听到这儿,我马上想到了,也许可以趁这个机会来试着改变他。这时,我马上先夸奖了他的聪明和天赋,又借机和他讲条件,“只要你答应当小老师,并且坚持当下去,我就教你新作品,你什么时候想学我就什么时候教。” “老师,他们学的确实太慢了!”武志豪撅着嘴说。我说:“是啊,就因为你学的太快了,才显得他们学的太慢了”。听到这话他笑了。我借机把他领到窗边,以“花”为题进行了开启心灵之锁的交谈。
我指着窗外花坛中盛开的月季花,问他:“你觉得这些花漂亮还是你的作品漂亮?”他说:“都漂亮啊!”“一枝花漂亮还是百花盛开漂亮?”“那还用说吗,当然是百花盛开漂亮。”“我问你如果其中只有一支花很美,那花坛会是什么样呢?”武志豪挠着头皮没有回答。我想他是不是有所思了,打铁要趁热,不能错过机会,进攻的时机到了。我摸了摸他的头用欣赏的语气说到:“聪明、可爱非常有灵性的武志豪同学,你知道你是花坛里的什么花吗?你是花坛里最美的那一朵花。你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吗?”我语重心长的说:“在中国结艺这个大花坛里,你就是那朵开的最美的花,但是,你自己开的再美也不是春天啊,我们班这个大花坛里的花要全开了那才是美丽的春天哪。现在大家需要你的帮助,也许在你的帮助下,大家都学会了编织,花坛里盛开的花就越来越多。”听到这里,他咧咧嘴角,看来是有点不好意思。“武志豪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园丁”,”听到这话他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接着说道“你想,咱班是一个有45朵花组成的大花坛,要让这些花相继盛开,就需要园丁管理,我想你肯定愿意当这个“园丁”,你也能当好这个“园丁”。你亲手培土、浇水,美丽的鲜花都开了,你多有成就感啊,大家肯定会称赞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园丁”,你想想……”他一扭头,钻到同学中间去了,我隐约听到:“不对,应该这样编,用平结编。”此时,我长出了一口气,心头欣慰了许多许多。此时的我更加体会的,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善意的、激励性的批评才是批评的最佳艺术。
成长的他
王敏拿着编好的金鱼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您看,我会编了,金鱼尾巴是武志豪教会我的。”刘宇告诉我,“老师,武志豪教我编虾了。还配上了解说词“小虾,灵活可爱,摆弄着自己的小须,蹦来跳去。大虾,修长的须,坚硬的壳,憨态可鞠。”为了让他感受成功的快乐,我设计了小记者采访园丁的环节。当小记者宣布:请武志豪园丁培育的花朵立即开放。呼啦站起来一片,32个同学得到了武志豪的帮助,大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武志豪不好意思的笑了,他笑的很开心。小记者说:“武志豪同学,你在编织方面很有天赋,应该是很多同学的小老师,我们应该叫你武老师啊!”大家一片笑声。“那么,你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大家呢?” 武志豪笑了笑说:“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学会,让我们班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接着他的话,我动情地对同学们说:“你们听到了吗?武志豪同学多么无私啊,他的心里装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班级,他把班级的荣誉看得那么重,宁可自己少编作品,也要教给同学们编织,多么热情,多么善良的孩子啊!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你们这些小花朵,也要努力学习啊,这样武老师的心血才没有白费啊!”当武志豪接过“编织小老师”的聘书时,他眼神中透出了惊喜,高兴地双手举着聘书跳了起来,同学们又一次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从那以后,武志豪当小老师更起劲了,他不仅帮助自己班的同学,还到其它班当小老师呢。一班的李凯说武志豪教他编金鱼了,还教了他描写金鱼的儿歌。“摇摇头,摆摆尾, 一串水泡吐出嘴. 水泡水泡水上游, 那是金鱼的小皮球。”周浩说武志豪也教会他编小虾了……,听到这些,我真的很感动。
武志豪的事,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成才,是件不容易的事。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也不同,而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需要老师因人施教,只要老师不失时机的走进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他们就能在集体中张扬个性、健康、快乐、和谐的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