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晓 艳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陕西渭南 715399
摘要: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通过民主管理、学生参与、家校合作及情感教育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具体思路,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确保班级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班级 管理思路
高中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主要起到引导和解惑作用。高中生对待事物已经具有判断能力和辨识能力,若一味强制约束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科学的班级管理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本班最大的“官”。让犯错学生也能在老师的劝导下重新认识自我,弥补不足;三是培养意义。班主任要明确高中生虽然有基本的事物辨识能力和应对能力,但认知能力还在行程中,而科学的班级管理能使学生强化思维意识。同时,班主任也是学生们的榜样,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路:
一,注重管理“民主性”。
所谓民主性,即是以生为本。传统班级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为“以罚代管”,学生在强制性的被动状态下只能顺从,但效果不够明显,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厌恶、抵触、憎恨等不良心理。新课改要求教学应以人为本,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应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应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层面,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了解学生的态度和想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班级做各项决定前,班主任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选举班干部要通过民主投票抉择,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愿意对班主任倾诉。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
由于班级工作繁杂,班主任可能应顾不暇,所以应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班委会,班委会成员负责协助教师共同完成班级管理任务。班主任要通过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将班级各项任务分化到个人,每个人各尽其责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协作力。
在班委会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起到引导和纠正作用,尽可能放权让班委会协调处理班级事务,对于班委会的出色表现,班主任要及时予以奖励和表扬;对于班委会的不足之处,班主任要及时指导,但要充分肯定其工作的出色之处,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主动性。
良好的班风也是完善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尤其是集体竞赛活动,能培养学生创先争优、爱班好学的精神,有利于班风建设。与此同时,班主任应制定班规班纪,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学生也要参与对班规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班规班纪发挥其实效性作用。
三,强化家校“合作性”。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教育和管理单从学校角度出发过于局限,应注重家校合作,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和日常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家长也能进一步掌握孩子发展现状,通过家校合作形成管理合力,促进学生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只有二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发挥好桥梁作用。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我经常对问题学生、特殊学生召开家长会,或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会上我还向家长提出了五个“关心”。即关心子女的思想;关心子女的交友情况;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关心子女的考勤情况;关心子女的生活习惯(包括行为习惯、花钱习惯等)。还专门为每位学生制定了“学生成长档案”,及时登记家校联系的情况。
四,实现教育“情感化”。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与学生用心交流,关爱学生并尊重学生。高中生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人,难以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心理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也是早恋问题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因。若班主任强加制止,学生自然会出现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不佳。在早恋管理中,班主任要洞察学生心理,当发现班级学生出现早恋苗头时要及时疏导制止,疏导的方法是判断学生早恋心理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情感化的管理方法。比如有些学生早恋是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与其沟通甚少,在得不到家人的温暖时会寻求一种情感上的补偿,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呵护,引导其走出阴霾,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学生青春期阶段的健康发展。
总之,高中班主任应转变传统守旧的管理思路,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此外,还要与学生家长之间交流互动,加强合作,形成教育和管理的合力。在班级教学中要学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通过情感交流来了解其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