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作
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中心小学 546125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乡村小学始终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形成了阻碍。本文以加强乡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意义为切入点,针对目前乡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新课程;乡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
新课改理念一经提出,我国中小学教育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不仅软硬件设备有了巨大改变,同时教学质量也显著提升。但是,目前很多乡村小学教学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学校教育工作形成了阻碍,比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积极性不高、教育管理模式落后等。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变我国乡村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就必须对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一、加强乡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意义
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主张“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强化教育管理工作。首先,加强小学教育管理可以帮助乡村学生开拓眼界,从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以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差距,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其次,加强小学教育管理可促使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减少思想负担,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小学教育建设的工作上来,为学校吸引更多投资,帮助学校增加新设备、建立新场所,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输出人才[1]。总之,乡村小学教育管理利国利民,应该集全社会之力促进小学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二、乡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僵化
一直以来我国教师都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自身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其原则之下组织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偏离了这一原则,同行、学校领导就会对其产生质疑,因此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将会由此而受到明显阻碍和限制。然而,这种情况在各类学校中都广泛存在,很明显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师优势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2]。直接导致了教育观念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师资力量匮乏
相比城市教师,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较低,因此很多优秀教师更愿意到城市工作,对扎根于乡村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下直接造成了乡村小学教师匮乏现象的出现,即使是一些到乡村学校进修的教师,他们也希望进修之后可以尽快离开。目前很多乡村教师都是一些年轻姑娘,在婚姻、生育等因素影响下,学校中教师变动频繁,这种情况下教学风格不统一,这对学习学习、发展都非常不利[3]。
(三)经济制约教育
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教育发展亦受到了明显阻碍,主要表现为缺乏先进的软硬件,信息技术课程、美术课程与音乐课程等都不能顺利开展,由于多媒体设备不足,体育室、实验室、图书室等缺乏,导致很多教学工作都不能顺利开展,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同时,由于在教育上的投入较少,乡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加上缺编情况严重,导致教师都面临着较大压力,一些教师心浮气躁,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课程下创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对策
目前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做好小学教育管理的相关工作,这对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都直接相关,所以有必要对乡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一)营造好的管理氛围
乡村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的管理,为其营造利于教育教学创新的氛围,认识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而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进行创新,创建出宽松的学习氛围、优越的教学环境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4]。与城市小学相比,乡村小学在这一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这主要是因为乡村小学的学校规模不大、投入资金较少,所以管理者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把更多资金放在这方面,比方说可以组织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或者多在校园中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等,对校园氛围进行优化,或者也可以组织教师们参与创新教育比赛,采用多种方式对教育形式进行创新。
(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要想对乡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完善乡村小学教师的相关机制,可采用多种培训班,实施分阶段考试,以加大对教师的考评力度。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师范学校毕业生到乡村来,引导其到乡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以此不断壮大乡村教师的队伍。同时还要在乡村教育经费上增加投入,为乡村教师提供比较优厚的待遇,并给予一定补贴。另外还可以从乡村选拔优秀学生给予重点培养,用一些激励政策或与其签订合同,待学生毕业以后回到乡村任教,通过这种方式起到为乡村教师“输血”的作用。
(三)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很显然,单纯依靠政府的扶持,乡村小学教育教学很难得到较快发展,这种情况下村委会、学校领导也应投身到管理模式创新上来,从多方面打通渠道,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寻求社会帮助,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为学校提供帮助和支持[5]。例如高等师范院校可以与乡村小学建立合作机制,每年都引导优秀毕业生到乡村小学进行实习,还可以组织乡村小学的教师到这些院校参加培训,或者到社会上寻求公益机构,寻求他们的帮助,利用爱心捐助的方式为乡村小学筹集资金,这样就可以把更多资金用到教育基础设施的购置上。
(四)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在当前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应专门成立部门,统一指导乡村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全面监督其制定、执行以及反馈等,从而确保新课改进程的推进,这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学校自身也要明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利于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不能再出现校领导一刀切、集权制等情况。应该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机构重叠等不良情况,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效果的发挥[6]。
(五)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
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在乡村学校引入网络技术并非难事。所以,乡村小学可运用一定资金为学生建立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的规模不用太大,旨在使教师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观念方面的信息,这样一来就可以与其他学校建立联动机制,为学校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提供联系的桥梁,积极分享其教学上的经验与心得,从而发现自身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完善,进而不断推动乡村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7]。
四、结语
综上,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教育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的好坏与教学是否可以顺利开展直接相关。在我国教育领域,乡村学校教育是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充分关注乡村学校教育工作,这对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对于乡村小学而言,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的力量,同时还要获得政府及社会的帮助与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缩小城市与乡村教育之间的差距,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自若.中国乡村小学环境建设研究概述[J].华中建筑,2020,38(12):81-84.
[2]柳萌学.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乡村小学教师生存困境与求解[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5):52-57+75.
[3]虞伟庚.基于精准教学理念的乡村小学教学改革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04):100-106.
[4]倪印堂. 乡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5]邓礼嘉. 多元文化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生存境遇研究[D].西南大学,2020.
[6]李琴,吴玉红,宋维.乡村小学教学质量困境破解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9(19):102-104.
[7]谢瑞琴.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