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精神 学之关键---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姜丽娅
[导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该文论述了有效提问的意义

        姜丽娅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 云南省玉溪市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该文论述了有效提问的意义,以一节阅 读观摩课为例,根据最近发展区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从读前、读中以及读 后来探索有效提问的四点策略。
        关键词:有效提问;最近发展区;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发展学生语言能 力及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树立学生文化意识的任务。提问作为英语教 学的重要教学技能,是完成这些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阅读课作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设置问题则更为重要。
        该文结合执教教师在阅读课上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探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有效提问的内涵
        “不愤不启,不悻不发”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提倡用问的方式来引导弟 子学习,主张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古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釆用的“产 婆术”也是借助提问和进一步的追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去思考问题,进而得到完 整的答案[1]。传统课堂以满堂灌、满堂言的教学形式,大部分时候教师在课堂上釆取自问自答,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无趣,最终导致部分学生对课堂丧失了兴趣。
        有效提问应能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理 解文本,并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问的前提应是设置有效的问题。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尚在基础阶段,课堂上教师提问应做到语言表达流畅,逻辑层次分明,所用英语词汇与句型应便于学生理解和领会。教师需要适时重复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听教师的问题来获取知识结构。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应遵循三大原则,即兴趣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启发性原则。提 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促成学生 逻辑性与批判性及创造性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形成[2]。根据提问内容以及认知层次,教育家布鲁姆将问题分为6个层次,即认知水平类、理解水平类、应用水平 类、分析水平类,综合水平类以及评价水平类。该文笔者总主要根据布鲁姆的问 题分类对教师提问进行分析,该文结合一节英语阅读观摩课,授课内容为: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时长 45 分钟提出了四点提问策略。
        1.读前从兴趣出发,挖掘有趣的话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乃是课堂的核心。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交流是一个输 出、交换和反馈信息的过程。问题的趣味性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问题 应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着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适当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英语是一门语言,讲究学生 的语用能力,因而学生积极参与话题,敢于开口说是学好英语的第1步。在导入 环节,教师的提问能否抓住学生的视线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片段)教师通过短视频观看几位熟悉的卡通人物,分别是Snow White、Monkey、King and shrek,学生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完之后执教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卡通人物受欢迎的原因,以及对他们进行评价。
        T: Do you know this cartoon heroes?
        T: Which of them do you like ? Why?
        T: What's your favorite cartoon hero? Why?
        教师选择的短视频中的卡通人物是学生熟悉并可以参与的话题,因而在之后 的问题当中,学生可充分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接着进一步追问喜欢的 原因,并给学生一定时间来考虑,引导学生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评价。在此过程 中学习部分新词汇,为之后的阅读做好知识和话题的储备。
        2.读中根据“最近发展区”有层次的设置问题
        “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来的,它是指介于儿童独立解决问 题时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与经过教师指导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那 段距离。“跳一跳,摘果子”指的就是给儿童提供最近发展区的任务[4]。因而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置相应的问题或者略高于 学生水平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一般来说,根 据问题的形式在英语阅读课中经常出现yes/no是非性问题;选择性问题,wh- 类问题以及how/what问题。是非性问题和选择性问题基本比较简单,学生基本 不用思考,答案也很简短,属于低层次问题,基本都属于认知性问题。Wh-类问 题即通过what, when, where, who和which来提问,这类问题会帮助学生理解 文中基本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信息,属于事实性问题。学生回答这一类 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理解以及分析能力。how或者why问题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判断,甚至是推理才能得出的答案,属于分析性问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 能力和思维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问题。


        (教学片段)执教教师在while-reading部分,通过对文本大意和细节信息 的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和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文中卡通人 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出如何描写自己或他人喜欢的卡 通人物。

问题分类            读中问题
认知性问题            Who are the heroes?
        What do they look like?
        What are they like?
        Who invented them?
理解性问题            Why do Nemo and Shrek win the heart of young peopl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hrek?
分析性问题            What's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ssage?
        What's the best summary of this passage?
评价性问题    The Monkey King makes a terrible mess in heaven.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behavior?
However, many people still love him. Can you tell me why?
综合性以及
应用性问题    From paragraph 2, What should we write when we talk
about our favorite cartoon hero?
        执教老师在读中通过设置多层次问题,层层深入、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理 解文本,获取信息并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对卡通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而从对书中卡通人物的描写联系到学生实际生活,讨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学会如 何描写卡通人物。从文本到学生生活,问题的设置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3.读后依据文本内容拓展性的提问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已经成为重 要教学目标。在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获取、含义的理解、笔者态度的获取之后, 教师需要设计拓展性的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最终达到输出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本身应是输入、获取、转化最终到输出的过程, 而在英语阅读课中在post-reading部分学生能够用英语参与教师设置的活动,通过讨论为之后的作文积累素材,最终能够有相应的输出。
        (教学片段)执教教师在读完整篇文章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What makes these cartoon heroes famous?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并不唯一也无法从书中找出原句来对应。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讨论,最终给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也让笔者思考是否在平时的课堂中未能给学生一定的信心和时间。
        4.给予充分候答时间和及时的答后反馈
        教师在备好了学生和文本,设置了有效的问题之后,在整个课堂之中候答时 间是有效提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提问过程中间,学生遇到卡壳时,教师可给予 一定的提示,引导并等待,甚至重复一遍题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继续作答。在此次观摩课中问到 What do these heroes look like?和 What are they like 时,答题的学生英语程度显然不是特别好,对于这个两个问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分不清,执教教师一直用鼓励性的语言:Don' t be nervous! Think about it carefully. Have a try,并且自问自答,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最终学生慢慢的说出了老师想要的答案。
        与此同时,及时有效的答后反馈也会是课堂上有效提问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纠正或反馈。现下发现部分 课堂中,教师在学生未能给出正确或令人满意的回答时,会先批评再讲解,这只会增加被提问学生的紧张感和羞愧感,容易导致其在之后的课堂中不再参与回答 教师的问题。而有些课堂中教师又过分使用夸赞以及表扬,表扬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的氛围。然而仅有单一的表扬,没有详细的解释和评估,不能称为有效的反馈。
三、结语
        提问是教师课堂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阅读课中读前有兴趣的话题,读中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有层次多样化的提问以及读后拓展性活动的设计,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合理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薛玲燕.《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2018年6月
[2]金艳艳.《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提问策略研究》,海外英语,2018年12月23日
[3]陈英奇.《课堂提问技巧在初衷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于策略》,学周刊,
2018年5月第13期
[4]王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