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红1 杨婧2
白水县仓颉中学 陕西省渭南市 715600
【摘要】目的分析2018-202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学生视力不良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选定白水县2018-2020年所有普通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视力不良检查和评价。结果2018-2020年白水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依次为62.9%、63.3%和64%,呈逐年上升趋势,该趋势主要归因于小学三四年级。小学、初中的女生视力不良率(57.4%、84%)高于同年级的男生(51.7%、78.1%)(P<0.05),在高中男生视力不良率(91.1%)“赶上”女生(92.6%)且性别差异不再存在(P>0.05)。视力不良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其中小学三年级至高一增速明显,视力不良率增加约1倍。视力不良程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以轻度(27.7%)为主,发展到小学三年级后则以中度(20.5%-26.9%)为主,到小学六年级后则加深到以重度(33.5%-72.5%)为主。结论白水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严重,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健康干预,防控关口要前移至学龄前阶段,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女生和青春期学生作为防控关键对象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学生;视力不良;青少年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白水县32所普通中小学校的全部在校学生。
1.2方法
(1)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18—2020年对全县32所普通中小学校的全部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2)调查方法按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为确保体检质量,抽样员每日从体检学生中随机抽取5%进行复测,要求误差率不超过5%。体检结果录入体质健康测试表。
(3)评价标准视力不良分级的标准参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凡左右眼裸眼视力均为5.0视力正常;双眼中任一裸眼视力< 5.0则视为视力不良;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力不良,4.5及以下为重度视力不良;左右眼视力不一致时以视力水平低的为准。
(4)统计分析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样本率的比较,检验分析视力不良率的变化趋势。检验水准a=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不良年度、学段和性别分布
2018-2020年对64589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其中男生34425人(53.3%),女生30164人(46.7%)。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9%—64.0%,平均为63.4%。3年间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10.41,P<0.001),随学段升高而呈逐段上升趋势(X2=8303.89,P<0.001)。分层分析发现:小学的男、女生存在逐年上升趋势(P<0.05),而在初中和高中学段不存在该趋势(P>0.05);3年间小学和初中的女生视力不良率均大于男生(P<0.05),而在高中的女生和男生间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视力不良年级分布
2018-2020年白水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X2=10101.85,P<0.001),小学三年级至高一是快速增长期,视力不良率增长约1倍。
分层分析发现:视力不良率逐年升高主要归因于小学三年级(X2=10.935,P=0.001)和四年级(X2=21.518,P<0.01);在其他年级三年间视力不良率不存在线性趋势(P>0.05)
2.3不同年级视力不良程度分布
2018-2020年白水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分别为:轻度14.7%、中度22.0%、重度26.7%。轻度视力不良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X2=5852.83,P<0.01);中度视力不良率在小学各年级呈现上升趋势(X2=841.74,P<0.01),在六年级达到高峰,之后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X2=367.21,P<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呈逐级升高趋势(X2=23406.12,P<0.01)。
3讨论
2018-2020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从62.9%上升至64.0%,平均为63.4%,高于天津市、北京市、河南省及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黑龙江、贵州、青海、新疆四省的视力不良率,低于吉林市及2014年浙江、江苏、山东等省的报告。学生视力不良率在小学(54.4%)、初中(80.8%)、高中(91.9%)间随学段升高而呈逐段上升趋势。分年级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三年级至高一上升速度较快;在小学三四年级还存在逐年上升趋势。与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损害敏感期均在8-15的范围、视力不良检出率的高峰期在8-9岁和8-10岁的结论相似。这与随年级升高学生学业负担增加、接触电子屏幕频率升高、上课时长延长、户外活动减少等有关;而三四年级被认为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点,该时期小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加,导致该学龄段学生视力不良越来越高。一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主要来自学前阶段,该阶段存在部分学生视力尚未发育完全的远视会随成长而恢复正常,而形成了二年级视力不良率一过性下降,导致该阶段视力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视力不良防控关口要前移到学龄前阶段。中小学生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与全国多地研究结论一致。
按学段分析发现:在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中,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而在高中生中不存在该趋势。女生视力不良率高,可能与女生喜静,户外活动时长较男生少、学习时间长等有关;另外有研究显示,青春期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环境易感性强,用眼负荷增加更容易造成视力不良,女生青春期早于男生成为造成小学、初中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的原因,而男生进入青春期后更易因沉溺于电子产品等原因导致视力不良率增速加快,从而出现高中男生视力不良又“赶上”女生。说明青春期是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轻度14.7%、中度22.0%、重度26.7%,各年级视力不良构成情况则是:小学一、二年级以轻度视力不良为主,三、四、五年级以中度视力不良为主,六年级至高三则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小学三年级至初三学生处于青春期前、中期,是视力损害敏感期,重度视力不良增长加快。有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女生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提前至最小年龄7岁,近视是渐进、累加、不可逆的过程,约占视力不良的90%,10岁以后视力不良与正常学生的针孔视力及眼轴长度存在差异,所以早期控制小学生的视力不良对预防近视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翟廉芬.中山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解决方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3):81-82+119.
[2]孙华闽,黄建萍,安娜,谭维维.南通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01):78-80.
[3]江川,温倩,陈梅珠,吴爱平,王文玲.福建省报考军校高中生视力及其影响因素[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0,54(06):454-460.
[4]张素琴,张辉,韩冰,魏晓光.江苏省某高校大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06):18-22.
[5]许睿,李存禄,张双龙.2018年连云港某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J].中国校医,2020,34(10):741-742+757.
[6]刘念,何海艳,许云峰,钱琳.绵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36(10):1300-130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