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元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 654399
摘要: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崇尚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正是这种教育大环境下的新生教学概念,教师在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有所了解的大前提下,将其按照一定规则编排到不同的学习队伍中,让学习能力有所差异的同学最大限度地提升自我,是分层教学与其他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而对于职业院校的游泳教学而言,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对游泳技能的接受度,进而起到了推动游泳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然而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游泳教学的实际应用中,还是有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字:职业院校;游泳技能;分层教学;应用
1.职业院校有用教学现状说明
职业院校的体育科目中,游泳技能介入的时间较晚,虽然近些年相关教育单位对这个体育项目给予了很高的重视,从教学课程的设计到教学模式的改进再到师资队伍的强化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起到的效果仍是事倍功半。因此,职业院校中游泳教学质量始终没有明显的提升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基础设施不完善。硬件设施是所有教学方法施展的大前提,然而游泳科目作为新兴体育教育学科,硬件条件在学校初期建设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在内,所以有些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无法施展,教学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文本知识传授层面,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2.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局限,由于分层教学是近些年比较提倡的教学观点,所以有很多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深入的了解,由于教学应用能力的不足和教学模式认知的缺乏,致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碰壁,像教学活动设计过于简单,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调动等,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当下游泳教学的主导仍是以教师为主,相关教学活动还是由教师按照课本上既定的教学模板开展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个性化需求没有参与教学规划,从而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也对游泳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针对以上这些游泳教学常见问题,作为游泳教学的引导者,更应该借鉴先进教学思想,深入探究教学管理的有效方式。
2.职业院校游泳教学分层教学法的价值体现
众多科目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效果有目共睹,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这种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应用方面的价值,让教师扩充自己的教学储备,有利于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按照游泳水平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后,教师会对学生游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游泳实践能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教学引导时,针对性地选择目的性更强的教学方法,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其次,分层教学对于学生游泳学习兴趣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像南方或是沿海城市的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可能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游泳技能。而对处于内陆环境或是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地区而言,这些学生的游泳知识相对而言就比较落后一点。
若采取以前共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可能前期基础教学没办法引起已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生的注意,而后期的实践性教学就又让零基础的学生对游泳这项运动望而却步。而教师采取分层教学,就可以针对学生群体对游泳技能的掌握程度去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分层教学在职业院校游泳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了解游泳技能掌握程度,做到科学分层
教学分层的合理程度直接决定了分层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开展前就要结合学生的技能掌握成熟度和知识储备量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他们的实际情况,将已经有技能基础的同学和零基础的同学进行区分。综合这些信息以后,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他们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让教学设计更加精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以及教学任务的内容都要尽量贴合实际。
3.2了解学习需求,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教学分层完成后,教学内容要依据不同层次学习组的学习能力、状况和需求来组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高。像零基础的学生,教学内容应该以熟悉水性和各种规范游泳动作教学为主,让他们对水下环境没有惧怕心理,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初试水性的学生则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动作的规范上,因为长期习惯性的游泳动作,这个层次的学生可能不太适应用规范游泳动作,可以让几组学生一起练习游泳,然后指出动作要点,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掌握规范动作;而有些受过专业游泳训练的学生,则要将教学重点放在速度和耐力的能力提升上,经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每个层次的游泳教学除了要注意侧重点以外,还应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保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3提高对学习引导的重视,合理构建评价机制
现代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评价认知,科学认识分层评价机制。不要单一从学生的书面教学数据上去评价学生, 而是综合他们的学习热情、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等多种因素去进行评价。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像零基础或是有一定简单基础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尽量规范自己的游泳动作,保证学习热情即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看到他们的进步,以及考核标准的达成效果来进行评价。这种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青少年的生长环境已经越来越“科技化”,出行方式都是交通工具相伴,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游泳这一体育项目列入了教学科目中,希望借由这项体育项目让学生们的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同时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则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上做出努力,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都应该被尊重,从而做到实实在在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杨莉.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68-169.
[2]张磊.影响分层教学法在游泳教学中的因素分析[J].科技风,2019(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