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飞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 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升学高考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引导,帮助高中生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成长。目前,部分高中学校开展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高中课程紧张以及教师的不重视,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将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及其来源入手分析现阶段对高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前言:心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态会随着年龄而出现波动,在不同的年龄段中,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压力指数最高,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最多。近几年来,新闻报道中的高中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杀、自残或者违法犯罪的新闻越来越多,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亟需学校、家长和教师共同加强对高中生进行教育引导。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特点
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心理压力是指人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或者是身体机能变化影响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往往表现出抑郁、烦躁等状态。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心理受挫能力比较差,而自我意识比较强,因此心理极易出现起伏不定的状态[1]。现阶段高中生的成长环境比较优异,被父母呵护长大,很少经历挫折,因此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自我意识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情绪波动,进而出现心理问题。
(二)产生原因
高中生一般面临着巨大的学业考试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有一定的期待,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家长就会给孩子造成学习的压力,而学生自己也会出现焦虑。在学校,学生之间的学习处于一个竞争关系的状态,这种学习竞争更是会给学生带来空前的考试压力。此外,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正处于对社会的认知处于起步阶段,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同学之间友谊和竞争并存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矛盾,在学习压力之上就会产生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2]。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
心理压力通过适当的方式可以发泄排解,压力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如果缓解不及时,就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高中学校的教师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心理健康,认为高中生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学生会自我调整缓解压力,因此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没有科学的方法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在达到一定的界限以后,学生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或者作出更加极端的行为。
(二)家长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家庭教育也是高中生教育的一部分,如前所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家长,但是家长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引导,而是一味地将学习考试的压力施之于学生。家长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也不了解其人际关系交往的情况,只是认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在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状态时,也只是认为心理健康的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加重。
(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学校普遍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唯成绩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未能为学生配备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时也只是由班主任进行适当的鼓励即为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学校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很多课余活动都被取消了,学生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学习应试状态,心理压力无处排解。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高中教师重视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老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变化的人,教师要足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导学生有效处理心理问题。对此,高中教师应该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潜移默化教导学生自我排解心理压力,让学生正确对待高中的学业和考试。此外,教师在发现学生心理出现异常时,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学生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
(二)家长更多地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引导
家长的引导也是有效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孩子是否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都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3]。心理学家证实,乐观向上的家长会让他们的孩子面对压力挫折时更加的坚强,因而,父母应该始终以积极乐观的语言、行为教导学生正确面对高中学习压力,与孩子进行和谐的相处,避免等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甚至是出现自残、叛逆的行为时再开始进行疏导。
(三)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目前,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高中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专业的心理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干预,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对此,高中学校应该投入必要的资源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让专业的老师为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此外,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最后,学校也应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之外释放心理压力,与同学建立更加健康稳定的友谊。
结论: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高中阶段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其成长状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与人际关系的困扰,因而极易产生心理压力。而目前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重视不足、引导不够、学校教育资源响度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注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断加强教育,家长应该在日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校也应该配备专业的教师,丰富课余活动,让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潘欣杭.心灵的呼唤与塑造——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实践[J].学周刊,2021,09(06):133-134.
[2]王珍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性探究[J].高考,2021,05(06):151-152.
[3]宋献惠.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8):21-23.
作者简介:官飞,男,汉,湖北荆门,本科,中学一级,高中历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