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教师制”——让兼职教师从“业余”走向专业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兼职老师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 杜小波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小波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教科培中心

        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够帮助青少年塑造多样化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在社会道德、为人处事、礼仪道德方面给予他们有效地指导。道德与法治课以其特殊的育人价值,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2016年秋季,小学一年级的品德课程由原来的《品德与生活》统一换成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课)。小学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也于2019年秋季学期在小学全学段使用。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日益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思政课重要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上好思政课、落实以德树人要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对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的关键力量——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兼职教师教学实效性成为当前一个紧迫问题。
        抓“关键少数”是习总书记总结的管党治党的“八条经验”之一。受这一理论启示,我们探索出“首席教师”制这条使道法课教学取得突破的路径。“首席教师制”就是通过研究出首席教师的选拔条件和培训、培养方法,为学校选拔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骨干;通过探索以首席教师制为中心的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机制,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搭建研究平台;在教研机制的引领下,研究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兼职教师有效教学一般策略和过程性评价办法的探索,从而促进提升道法课的教学实效性。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以首席教师制度建设、校本教研平台建设、道法课一般教学策略评价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提升小学道法课教学推进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在提高道法课的实效性、提升整个学校的道法教学水平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关键少数”成为推动道法课教学深化的源动力!
        在首席教师选拔培养上,殷都区重点抓好了选拔标准、培训方式和待遇的落实。在首席教师的选拔上我们确定了四个标准:一是要热爱道法课教学。对道法课教学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对于有专职道法课教师的学校,以专职道法课教师为主要选拔对象,对于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我们把教学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做为选拔对象;三是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以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四是乐于探究和创新,面对课堂推进一般策略和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建设这两项任务,只有乐于探究、勇于创新,才可能取得工作的突破。


        在首席教师的培训上,我们要求学校要根据首席教师四个标准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进行短板培训和重点培训,让首席教师能尽快地达到标准要求,发挥其作用;同时在区级层面,教研室以“首席教师团队工作室”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初现效果的学校,区教研室采用招开现场会、观摩会形式来推进,促进了校际之间相互学习,使学校工作进一步提升。在首席教师的带遇上我们要求在业务管理上,首席教师要按照教务处副主任标准对待,并参与相应的业务管理工作,在课时安排上要把教研活动的组织纳入工作量,以保证活动的效果。
        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上,殷都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目标和一个关键点”的建设要求。“一个中心”就是首席教师是道法教研活动的中心,是道法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在整个道法教研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全部由首席进行组织和考核,在保证首席教师学术首席的同时,树立其管理权威,充分体现首席教师的作用。“两个目标”是所有的道法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提升教学实效性的一般策略和课程评价这两个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建立目标导向机制,通过教研的有效性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一个关键点”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是研究的灵魂,无问题不教研。找到了问题也就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只有围绕问题去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才有方向,有目标,才会有成果,有价值。通过“一个中心、两个目标和一个关键点”校本教研机制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学校道法课教学的深化。
        在课堂教学的一般策略研究上,区教研室并没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让学校去实施,而是要求学校道法教师在首席教师的领导下共同摸索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教师摸索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道法课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升。二是由于教学模式或策略是教师自己的研究的成果,除了教师会充满自豪感外,同时对教学模式或策略在认同度更高,在方法上更容易理解,对教学模式或策略深化研究也会更加主动。
        一年来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成果:如殷都实验小学探索的“1(目标)+X(任务、活动、问题……)+反馈”模式;铁佛寺小学探索的“活动+展示+反馈”模式,尽管操作方法简单,但教师好理解,易上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在课程建设的评价方式上,根据道法课的特点,在区级层面确定了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成长档案的建设质量是成为对课程实施的主要评价方式。但在成长档案建设上,在各校首席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个性探索。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成长档案的内容项目流程要求和呈现方式。铁西路小学的“积分+材料”记录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历程尝试进行量化,殷都实验小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小组管理+网上记录”等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殷都区的道法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如何协调兼职与专职教研活动关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随着问题的解决和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道法课程一定在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起到更好的效果,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为《首席教师制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兼职教师教学实效的策略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