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刘文强
[导读] 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推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备能力
        刘文强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350700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推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在生物学习中,只有具备科学探究能力,才能不断挖掘知识的内涵。基于此,文章将从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营造趣味教学氛围、引入探究实验环节、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四方面,对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普及和推广,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生物教学模式,使生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兴趣、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将从生物教学的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基础
        基础知识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理论和概念,只有不断夯实基础,才能提升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教师可以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为他们日后的科学探究奠定基础[1]。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深入了解生物学科的课程内容,提取出能够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的内容,并引入现代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现代化情境中感受生物概念的具体内容,为他们创设直观的感知情境,以此加强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例如,在高一必修二《DNA的结构》的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查阅视频和图片资料,以动态的方式呈现“DNA”的结构形式和变换过程,并在课堂教学阶段,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了解和理解基础概念,从而让他们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以此增强他们的科学研究基础。
        二、营造趣味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兴趣是他们进行探究的驱动力,只有学生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强烈的兴趣,他们才能在学习阶段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并进一步深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感受生物知识的魅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沉闷的氛围环境,让他们以一种趣味化的视角探索和分析生物知识。详细地说,教师可以在保障教学大方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避免因条条框框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局限,将趣味化元素融入到生物学科教学中,以此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在《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前查阅资料,搜集关于“人类有共同祖先”的生物学知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等,让学生广泛吸纳多学科的知识,并在课堂教学阶段中积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和见解,从而让学生在多样的素材背景下,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并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
        三、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中的思维元素,只有学生拥有了探究的意识,他们才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施探究行为,也可以说意识是行动的驱动力。因此,为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从探究意识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陷入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生物探究意识[2]。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串”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近几年发生的飞机失事事故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并提出问题:“怎样用生物学科的知识辨认遗体?”学生会想到DNA,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用DNA可以辨认遗体?DNA如何通过基因明确亲子关系?”在教师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充分调动脑内的生物知识,并搜集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探究的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还能引导他们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实现生物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引入探究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实践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生物知识、运用生物知识,高中生物教学才能实现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引入探究实验环节,发挥实验对生物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例如,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中,教师引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孟德尔的假说,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利用小桶和彩球等工具,模拟孟德尔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实验,最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培养目标。所以,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应该认识到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从而在优化的教学模式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斌.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能力在高中生物中的培养[J].青年时代,2020,(19):241-242.
        [2]孙苗苗.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18):185.
        [3]崔才华.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文渊(高中版),2020,(6):1302-13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