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期   作者:周鑫
[导读] 本文针对教育过程中对于教育进行提高的过程进行分析

        周鑫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慧谷学校  130000
        摘 要:本文针对教育过程中对于教育进行提高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结论。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思维导图;现代教育技术
        
        将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技能与健康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是提高教师素质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改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1 数学计算教学现状
        1.1 教学意识不足,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小学阶段,大多教师怀着传统教学观念以教会学生基本的逻辑表面为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由于新课改下,传统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思想发生一定的冲突,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混淆的情况,不能完善的落实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以计算能力教学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育的具体范围。学生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很难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混乱的教学目标不利于计算能力教育的开展。
        1.2 小学教学条件不足
        在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情况下,学校应当注意在课时安排上给予教师一定的便利以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育的成果,促进教学课堂有效展开。与此同时,小学在计算能力教育上的资源不够充足也成为了小学计算能力教育有效开展的掣肘之一。
        2 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2.1 教学评价与生活化教学
        数学的学习丰富了小学生们的阅历和思想感情,增强了小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逻辑有了更准确的理解。比如在小学关于立体几何的数学练习中,由于计算能力的需要,在具体的过程中小学生加强了对于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养成,提高了实践的效果,丰富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体验,增强了独立人格的建设。引进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反向作用。数学学科的发展和成果促进了社会文明和人类精神的进步,计算成果对于人类文明的建立和个人三观确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评价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更能清醒的认识到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以满足的重要途径。
        2.2 定制明确的目标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教学一体化的效率,就必须意识到要制定一个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使得学生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责任感,将数学计算能力教学一体化本身视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习惯。为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效率,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扩展课外数学学习,让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


        2.3 利用微课进行数学计算能力一体化教学
        在投入到使用后一次次地分析微课制作的技巧方法和对学生的有效性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对微课制作的要求,将具体数学计算能力的知识点与考点相结合,在微课中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将数学知识进行结构化,微课视频能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自身的大脑中进行结构化联系各个知识点,并深刻掌握具体知识。
        2.4 利用数形结合,加强思维导图应用
        一些图形在数字本质上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数学的微妙。如果在学习几何相关的知识时使用数字来进行教学则很容易解决学生产生的疑问。例如,当研究“圆形”时,经过分组计算后,学生发现圆形的周长始终大于直径的三倍,进而可以确定图形的形状,同时正确地检测了圆形周长公式。对于学生来说,预习是应该预先学习并事先理解的内容,以便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听取课堂内容。但是,有些学生上课前对准备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只看本书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让预习可视化,教师可以从图中看到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进度,以及要加强的方面;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它能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使其更加有条理,有层次,还能把各个章节都联系起来,使得知识之间的串联在学生头脑中更清晰,对知识掌握更牢固。
        2.5 夯实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数学公式和对数学信息理解的积累才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们想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了解基本的数学理论以及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办法将题目进行求解。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又重复性极高将使学生因为其数量庞杂而感觉乏味,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只让学生参加讨论。
        2.6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实施以学生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并指出小学生阶段的小学教育存在差异性且需要小学教师的更大耐心和良好培养。根据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学背景,我们应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的观念,认识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注意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计算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和引导,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其学习的乐趣,比如数钱方面,购物方面等,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对数字更加敏感。小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应用微课教学并且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利用人本化教学理念会大大加强对于小学生数学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和计算能力的教学中,科技时代的新兴产物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育工作者更加容易打破固有观念的闭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善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5):19-27.
        [2]曾懋华,原惠娟.利用数学技巧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调查[J].数学教育,2017(11):54-56.
        [3]陈春芳.教学评价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和数学的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11):54-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