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李丽波
[导读] 近年来,国家提倡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李丽波    661600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倡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衍生了很多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等。而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化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的操作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机械制图》
        项目教学法虽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方法,但在机械相关专业中已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优势是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学生转变为课堂中的主体,以主动探究、自主协作的方式汲取机械设计与制造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未来职业规划方向、提升机械专业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学生绝对自由,教师始终以指导的方式辅助学生高效率学习机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由最初的机械资料采集、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具体实施到最后的项目评价环节,全部由学生自身主导实现。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实践项目的全过程,切实把握了项目操作的具体环节与基本要求。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形式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实施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的理念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项目,将课堂教学与实际锻炼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对不同项目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引导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能。
        2.传统机械制图的课程特点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绘图、识图以及计算机绘图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有时是教师在黑板上面画,学生在下面抄画,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只能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往往会因为画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有些知识点都没能向学生讲透,一个学期下来画的图也不多,所以,当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怎么都不会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制图技术主要以计算机制图为主,手工绘图已经逐步弱化了,能读图、看图才是机械行业中最重要基本技能。而传统的机械制图的教授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提升读图、看图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一种能让学生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3.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中应用的优势
        3.1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了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查阅资料的方式安排自主的学习行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针对机械制图中零件图、装配图等综合性比较强的图,其绘制过程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训练来提升自身制图能力。而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学生大量进行动手操作才能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身不足,为了顺利完成项目他们会针对性的及时弥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当整个项目完成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会对自己的努力过程会有自我满足感,因此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2利于职业技能与岗位对接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对接岗位掌握职业技能,项目教学法是以岗位上真实的项目为案例,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去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咨询老师,每个工作过程都会认真思考,为今后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通过几个项目的共同推进,让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利于学生毕业后职业技能与岗位对接,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顺利找到对口的工作。
        4.中职机械制图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4.1项目教学前期准备
        一个好的开始是项目成功的一半,所以项目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为项目的开始做好铺垫。首先,教师提前整理课前学习内容,例如将《平口钳的零件绘制》等相关资料做成教学微课视频或电子资料发送至云班课APP,并向学生发布课前预习内容,明确此次课前学习的具体任务;其次,通过QQ、微信、云班课等网络平台辅导组员完成课前预习;最后,查阅组员提交的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4.2项目教学任务布置
        为了让学习内容按照项目化的模式进行,教师建立项目情境模式,模拟真实的企业情境。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师生角色会发生变化,课堂上再无师生关系,有的只是项目委托方代表与项目接受方之间的关系,并与学生签订项目协议书。
        4.3项目教学任务实施
        各项目小组长领取项目任务后,各组(子项目公司)组长(子项目经理)在组内进行个人汇报并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取初步的结果(如如何判断平口钳的零件绘制顺序),期间可以向教师咨询过程、技术、知识等问题;在第一次完成作图时,组内成员对所有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发表个人意见,如组内成员意见不统一,则分别交换资料核实,进行再查找,期间碰到争执不下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咨询;如意见统一,则由组长分派任务共同填写成果完成报告;对统一后的结果,由代表进行最后的意见征求、确认,此时,不可以向教师咨询;最后各组长向班长(总经理)请示可以汇报时间及顺序,班长根据各组的完成情况,与教师商量汇报事宜。
        5.结语
        项目教学法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体会到工作过程的辛苦与乐趣,通过尝试做——着手做——深入做——熟练做逐层深入的模式,熟练地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整个项目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苏晓玥.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J].教研周刊,2015(09):45-46.
[2]吴秋燕.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8(21):69-70.
[3]戴逸.项目教学法在职校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