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张敏
[导读]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我国现今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形式,如何将信息技术高效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是教师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以下内容将对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进行重点探究,并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运用方案,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以课堂教学的建设实践为教师提供具体运用方案。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东关小学校    张敏   046011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我国现今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形式,如何将信息技术高效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是教师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以下内容将对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进行重点探究,并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运用方案,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以课堂教学的建设实践为教师提供具体运用方案。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已经十分必要,不仅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工具,还对学习的兴趣和思想进行了激发和引导,能够保证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有效理解,提升知识理解的深度,从而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而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抓住课堂教学需求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共同点,以此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不爱思考,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和畏难情绪。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大多高于数学成绩,学生相对而言也更喜欢语文,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应对这种现象,不能让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改进教学方式以及应用信息技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迫在眉睫。
        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2.1巧设趣味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旦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集中自身的注意力,更加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探究之中。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往往是借助粉笔与黑板进行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学生则是被动地练习,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并未得到有效激发。对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并对知识形成深刻记忆。例如,在教学“比一比”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知识,而是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即从1数到10,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示4个圆,让学生数数,当数到1时,第1个圆闪烁,数到2时,第2个圆闪烁……以此类推,直至数完。在此基础上,再展示4个三角形,让学生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数数,并且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两种图形的数量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大家都是如何判断的呢?”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得出了答案:在数圆的时候,一共闪烁了四次,在数三角形的时候,也闪烁了四次,因此它们的数量是一致的。


在结束上述环节后,让全体学生伸出自己的双手,使两只手掌重叠,对比手指是否一样,教师也参与其中。随后,再展示6个圆,并且邀请学生上讲台前进行实践操作,点一次鼠标就会有一个长方形出现,要求长方形的数量和圆的数量一致。这样,学生就会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逐步加深对“比一比”的把握。
        2.2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若想在教学课堂上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就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投入到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教师也要注意方法,选择符合当前学生年龄段的方式结合教材进行展开。并且,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不当利用在此之下,教师要利用课堂中的多媒体来为学生努力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与多媒体的配合,给予学生轻松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体验。比如,在学习到“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小兔子分胡萝卜的图片,为学生创设出小兔子举办宴会的情境。在课堂之初,教师用语言讲述小兔子见面的场景,配以图片的变化,让学生沉浸其中。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提出问题,“晚上,一共来了12只可爱的小兔子,并且每只小兔子可以吃两根胡萝卜,那么,在这个宴会上,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呢?”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动态的画面,学生就能够通过沉浸式的情境来进行思考,并结合教材开始运算,加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2.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准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提高教学的精准性,让数学学习得以有效地进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保障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保证教学效率。例如,微课、电子教室、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提升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让教学的开展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其中,微课的应用主要是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做突出表现,简约处理数学教学内容,使教学带有精准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教学中,就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作为微课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认识,让知识学习有具体的内容和目标,确定探究学习和逻辑推理的方向。电子教室是将数学课堂的互动变成一对一交流,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针对性指导,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将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变成递进的过程,展现出知识的逻辑推理,这既能解决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也能在知识的学习中有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课堂,并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为学生构建实效性课堂,也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媛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67-168.
[2]万治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47):128-129.
[3]韦文清.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融合与创新[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