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露飞
江西省上饶市第三小学 334000
摘要:很多人在学习数学时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数学学得好就是算得快、算得对,其实现实并不是这样的,拥有好的数学思维远比墨守成规的算数要强得多。数学思维更强调用方法去思考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会算数上,数学思维的学习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终身。小学阶段培养好了数学思维,孩子在接下来的初中、高中甚至这一生都会很受益。那么既然数学思维对学生来说这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阶段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数学思维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抽象、创造、发散
提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少学生都会反应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难,其实学生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思维。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平时学习和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有意的培养这些思维,掌握好下列数学思维,就能轻松找到数学问题的关键之处。
一、抽象性思维
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把这个思维贯穿始终,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抽象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要求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尽可能将问题客观化、简单化、科学化。一般情况下,它是对形象生动复杂的事物中,抽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本质特征,但同时又不与现实脱轨且紧密与现实相联系的。在抽取本质要点后,对关键信息加以处理,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判断,归纳和分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
例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这一课当中,关于1亿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教会学生用抽象思维认识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数字。其实,就连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数字来说就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了。说实话,1亿到底有多大或者是有多少很少有人真正的见识过,有实验测过,一亿元全部按照百元纸币来称重的话,结果大约是1吨多,这个“吨”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如果告诉学生,把一亿元纸币摞在一起比他们还要高,而且要想搬得动着1亿元纸币,得需要大约10个成年人才可以,这样一来他们脑海里就会有参照物,就会自动比较出1亿到底多大。数字是个神奇的产物,有了单位的存在它更是如虎添翼,它们完美配合,形成抽象的数据,描述丰富的画面,是人类文明的鬼斧神工。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要培养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对客观世界做出客观的判断。
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要培养的思维方法之一。与创造性相关的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想象力和灵活性,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恰好符合这一特点,他们常常不完全被现实生活所束缚,拥有强大的想象力和不知者无畏的魄力。学生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用心动手去探索、去摸索、去钻研、去创造。
创造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在新时代,赋予它新的意义,创造性对于数学而言影响之大。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当中,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和之前学习过的图形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智慧,看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以被裁剪成什么形状,这些形状在之前的课堂上有没有接触过,这些形状在学习时又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点。这种做法一方面帮助可以学生及时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知识,避免遗漏知识,另一方面在动手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探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在上述的探究中学生很容易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可以分为两个三角形,已知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是不是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360°呢?最后讨论过后,由学生进行总结结论。
三、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类似于创造性思维又不同于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在于在学习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后,能够由这些基础的知识联想和派生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能够迅速回想起之前所学习过的类似的问题,在简单地回顾之后,能够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或者是稍加改动,套用到现在的问题上,完美的解决现在的问题,在学习完现在所学的知识掌握住要点以后,学生又能利用现在所学知识,推理类似的问题,慢慢的学生的知识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脑子也会越用越灵活。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当中,教师在讲解这一节课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九九乘法表”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回顾乘法表和乘法法则的过程。实际上,对于多位数相乘都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乘,教师只需要强调在列竖式时将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一一对应,其实计算过程相当基础,只要学生能够牢记乘法表和乘法计算的法则就可以根据原有的知识解决现在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在学习巩固好这节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下三位数乘三位数,三位数乘四位数的计算,或者让学生做一些运用简便方法如乘法分配率、乘法结合率等来将式子巧妙的转换一下,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探索计算的简便方法,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的学习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好的学习思维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发创造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有绝对的主导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剥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样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亮.灵活运用电子白板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亚太教育,2015(28)
[2]阚开礼.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品牌(理论月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