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剧表演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金毅倩
[导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幼儿感知事物、获得信息的基础。
        金毅倩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幼儿感知事物、获得信息的基础。结合我园特色,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教学及绘本剧表演,不仅能满足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还能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本文以绘本为载体,以绘本剧表演的形式,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讲述、创造和表演,探究绘本剧表演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绘本剧表演;幼儿;语言
语言是架构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工具,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解读中提出“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可以与音乐、美术和动作等不同的符号系统沟通互动,实现人们表情达意的功能。”[1]因此结合我园“绘本教学”特色,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绘本活动。本文将探究绘本剧表演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作一个阐述。
        一、绘本剧表演的概念及意义
绘本剧表演,又称绘本剧,是在幼儿阅读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运用语言、动作及表情,以绘本故事改编的一种表演形式。动态的绘本剧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让幼儿学会与同伴沟通交流。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经验,因此同一绘本中每个幼儿的理解也都不一样。绘本多以图画为主,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故事内容。绘本里鲜明的角色、丰富的词汇,建立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为幼儿的书面语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最适合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重要图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绘本剧作为一个表演类型的节目,以绘本为载体,让幼儿根据图书画面的线索创造性地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积极探索的语言环境氛围。在绘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培养了幼儿表演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激发了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为幼儿的口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二、绘本剧表演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实践应用
        (一)精选绘本,遵从幼儿的兴趣
演好绘本剧的关键在于挑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通过挑选不同绘本故事,幼儿会认真倾听同伴说话,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幼儿来说,图画是他们兴趣的关键,幼儿的眼睛一眼就能发现图画中的故事,他们凭借绘本里的图画文字理解绘本,从不同角度与同伴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的,绘本中鲜明的角色形象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二)讨论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绘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2]因此我更加认同绘本剧表演能帮助幼儿语言能力的开发。3-6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彩虹色的花》易懂且富有感情。我鼓励幼儿学习绘本中角色的语言,引导幼儿尝试把绘本里的内容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下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表现力。
        (三)设计剧情,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
        1.鼓励幼儿积极创新,用语言大胆表达想法
如绘本剧《彩虹色的花》中讲述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送给有困难的小动物,帮助它们渡过难关,最后自己却被覆盖在皑皑白雪下面。故事角色丰富、情节简单,但是充满了爱心与童趣。

我班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下,给剧本新增添了一些台词,使语句更加完整,如“我把橙色花瓣当作小船游去奶奶家”“我用红色花瓣做了一件帅气的披风”“我用黄色花瓣做成蛋糕送给妈妈”“我把绿色花瓣当作漂亮的雨伞”等。在录制音频时,幼儿用自己创作的剧本台词讲述绘本,增强了绘本剧的丰盈感,大大提升了自身表达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制作道具,促进语言进一步发展
一台好的绘本剧表演离不开服装、道具的帮忙。幼儿的世界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制作,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制作头饰、道具、图片等。[3]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参与绘本剧的道具制作,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成就感。如《彩虹色的花》绘本剧中,彩色花的花瓣要怎么做?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班幼儿们意见纷纷不同,有的幼儿说:“把花瓣做小一些,挂在脖子上,这样小动物们更方便拿取”“不行,得做大一些,这样蚂蚁才能把它当小船、刺猬才能把它当雨伞”“做大一些彩色花小动物要怎么拿、放到什么地方”“彩虹色的花站哪里、大树要怎么做”……孩子们陆续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观察讨论我发现,孩子们不仅能制作出适合彩色花的大小花瓣,还知道了小动物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幼儿们边做道具边说台词,结合道具创造性地表现不同角色语言的特点,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语言交流。
        3.添加辅助道具,激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
如绘本剧《彩虹色的花》中,我邀请了本班几位幼儿及家长来扮演雪花,并结合音乐“雪绒花”创编了一支舞蹈,轻柔地在台上飞舞,使更多幼儿有表现的机会。蜥蜴哥哥的舞会也可热闹了,小雪花们和蜥蜴哥哥一起参加了舞会,抖抖肩、抬抬腿,嘻嘻哈哈吸引了大家期盼的目光。欢快热情的“小红帽”、余音袅袅的“鸟叫声”、风起云涌的“打雷下雨声”、慷慨激昂的“圆舞曲”,深深地震撼了幼儿的心灵。利用这些辅助道具,幼儿们学会了倾听,什么时候轮到我出场,什么时候该我讲话,推进了整个绘本故事的发展,创造了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在绘本剧表演中更快熟悉情节,合理地融入表演之中。
        (四)绘本演绎,升华幼儿的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表现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2]对于幼儿们来说,一个适宜且自由的环境,能更使其表达自己。幼儿通过不断感受故事发展顺序、体会角色语言,并运用语言学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声调、语气、表情与手势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展现故事情节,这些都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绘本表演和语言交流中得到发展。[3]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绘本美、表现语言美。
        三、绘本剧表演的收获
在这诙谐幽默的绘本剧表演中,从精选绘本到设计剧情,从制作道具到上台演出再到亲子互动,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可爱、努力、坚持与付出。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角色扮演,不仅学会了怎么表演也更好地学会了如何去交流。绘本剧表演给幼儿提供了语言学习的新环境,它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的词汇、促进了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提升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会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过程。总而言之把握时机,积极鼓励幼儿大方、自信的与人进行交流,将语言贯穿和融合在一切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瑶.绘本剧表演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实践探究[A],戏剧之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