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堪胜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灵秀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教学背景:
本课的设计思路根据广州市体育锻炼要求设计的一节水平一的发展弹跳与平衡的体能练习课,始终把学生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与爱玩的天性,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练习跳跃与平衡动作,从而达到既快乐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体能的作用。
课的特色:自主、欢快、合作、积极
案例分析:
本课以体能教学中的弹跳和平衡为主要内容,利用节奏感和音乐配合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与协调与平衡性,通过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跳跃动作,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二年级学生是在弹跳中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的最佳时期,他们喜欢有节奏的弹跳,容易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表现欲,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以玩乐的形式与同学合作,喜欢做体育游戏,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和合作游玩的形式教学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学生的现状及生理和心理特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积极参加各种单脚跳、双脚跳和跑跳练习,体验各种跳跃动作方法。二、发展跳跃能力,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三、提高学生交往能力,树立自信,培养自主、合作意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1、精心设计,少讲多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式的交流学习,以快乐的模式投入到练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尤其体能练习课,孩子们容易疲劳,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用孩童游玩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善于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互相进步。在学习中,利用了学生自己打拍的方式教学,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疑:“今天我们所有的动作都需要同学们有节奏的喊拍和打拍来完成,其中还有几个练习需要同学们之间互相配合来才能整齐的完成,同学们有信心吗?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致,都跃跃欲试。示范后引导学生互相观察,看看谁的动作最连贯,跳得最好,落地轻巧而且能站得很稳的同学。然后,鼓励好的学生想办法去帮助和纠正同伴的动作,使大家的动作都整齐一致,来提高学生体质体能,树立自信,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2、巧用广东童谣音乐,优化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的兴趣
音乐使人振奋,对于广州的孩子,广州童谣更是他们喜欢的歌曲,能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强烈求知欲进入学习情境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团团转》、《何家公鸡何家猜》、《落雨大》三首广州童谣作为三种不同动作的节拍音乐,学生听到节奏感这么鲜明而且又可爱的歌曲后都忍不住想随着音乐动起来。例如,在练习动作单脚左右跳中,我选择了《团团转》这首音乐,先让孩子们自己根据音乐的节奏练习左右单脚跳,刚开始,孩子们自己找节奏,发现很多孩子都在努力的跟着音乐跳起来,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好的孩子很明显就能踩着节拍动起来,也有一些孩子接不上动作,这时,老师找一个做的最好孩子展示给大家看,左右左,跳完停3拍再接右左右,以此循环下去,这样既有趣,又考验大家的平衡能力。通过这样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密度,发展了学生的体能。
3、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采用了游戏玩乐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游戏化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游戏化,它把教材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去积极主动地练习。体育教学游戏化不是游戏的泛用、滥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通教材,能熟练、巧妙地运用游戏,创编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运动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学生熟悉了“玩的体育”,那么他们会很自然地把“玩的体育”的形式带到课堂中去,他们喜欢自主而不喜欢约束,喜欢尽兴而不喜欢“蜻蜓点水”,喜欢交流而不喜欢单练,教学游戏满足了体育课这样那样的不足。游戏教学中是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防止那种一律的、僵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互帮互学、边想边练、自定目的、自选角度、自我评价,从而打破以往只练不想,只会不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提高了技术,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和充分进行运动的多种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及教材的处理上都采用了与以往课堂教学不同的地方,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改变,更增加学生在情感上真实的体验与互动,既让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快乐的学习和体验了一节发展弹跳与平衡的体能练习课,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附:教学设计、课时计划
水平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体能教学—发展学生弹跳与平衡力练习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强化体育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指导思想,落实广州市体育课堂每周一节体能课及体育课堂8分钟体能练习,依据新课程理念,遵循运动规律和二年级的身心特点,采用儿化而又有趣的广东童谣歌曲来进行有节奏的跳跃练习与平衡练习,本课以“让每个学生都快乐的学习”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弹跳与平衡的乐趣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体能教学中的弹跳与平衡为主的主要内容,采用节奏教学,利用广东童谣的趣味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平衡能力,通过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创编有节奏动作操,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弹跳力素质。
三、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表现欲,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和同学合作,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喜欢游玩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新鲜好玩的游戏教学能够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技能基础:7-8岁的孩子通过一年级对体育的学习,身体已经具备了一些运动基础,有了一定的体能素质,但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依然会有差距。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从而提高学生自信,达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极参加单脚左右跳平衡、单脚落地支撑、跑跳练习,体验各种跳跃与平衡的乐趣。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下肢力量与平衡,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交往能力,树立自信,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跳跃动作技能:蹬地有力,落地轻巧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与平衡
六、教法、学法预设
教法:讲解与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激励法、评价法、乐教法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展示法、评价学习法
七、教学流程: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宣布上课内容并讲解注意事项;
2、准备部分:结合音乐做体能热身操,游戏导入课堂:照镜子学习动态拉升动作:斜前吊带拉伸
3、基本部分:学本领“3种弹跳与平衡练习”——合作打拍练习——配乐游玩练习——找朋友;
4、结束部分:结合音乐做静态拉升操,课堂小结。
八、运动负荷预计
集体练习密度:70%左右,个人练习密度:60%以上,平均心率:150—160次/分
九、教学特色:
1、体验式教学,给学生足够空间互相合作学练。
2、设置以广东童谣为背景音乐的游玩教学法,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
水平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体能教学—发展弹跳与平衡练习
年级:二年级 人数:40人 课次:第一课时 执教老师:方堪胜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