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刘青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刘青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言文作为中华古典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精华,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本文根据文言文的内涵及特点等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应的策略,对学生开拓视野,增长智慧以及丰富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刘青   陕西省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  725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言文作为中华古典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精华,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本文根据文言文的内涵及特点等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应的策略,对学生开拓视野,增长智慧以及丰富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内涵与特点;对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94-01

        引言: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刻承载着弘扬民族精神的任务。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历史,还可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随着文言文内容的不断增加,文言文成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以及老师在教学上的困惑,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教学质量量,首先要明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质量。
        一、文言文的内涵与特点
        文言文,是用‘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所谓‘文言’是汉语书面语的一种,产生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现代。文言文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具有言文分离,语言简洁,古典文雅等特点[1]。文言文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在教学中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学好文言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文言文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文言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当老师拿着教材走进教室时,首先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求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背诵,紧接着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基本常识的介绍,最后进行默写与翻译。这一过程周而复始,致使本就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的学生更加厌烦与抵触。机械化的教学不仅使原本具备一定文学艺术魅力的文言文变得支离破碎,完全沦为应试教育工具,而且还减少学生对文言文的乐趣。
        (二)缺乏学习文言文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创造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文言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影音资料和历史资料将文言文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现代多媒体科技的灵活性在课前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一些影视作品或者具有历史代表的影剧,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和谐与融洽的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亦是师长,也是可以交心亲近的朋友。



        三、采取的对应的相关措施
        (一)合作学习
        文言文内容博大精深,阅读文言文不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2]。文言文语法复杂 ,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繁琐,开展一些积极有效的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发形成学习小组,通力合作,整理出相应的知识点,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考察以及问题讨论等。利用组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互相监督促进小组学习;利用组间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发言人”与“最佳小组”,使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
        (二)培养诵读的习惯
        从古至今,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之一,其主要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部分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缺失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其原因主要是诵读有助于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只有读准语音,学生才能对语言产生语感。此外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可以积累课内外优秀文言作品,还可以为独立阅读文言文做准备。
        (三)坚持课后复习
        在文言文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课后复习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部分。一节课下来,教师讲了很多重点,仅凭一节课的时间学生是难以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此需要课后梳理用心复习。在文言文实际复习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教师所讲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学生可以将知识点总结归纳到笔记本中。其次,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并对其进行分析。若存在问题,次日必须询问教师,并以此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及时掌握知识点,其文言文知识丰富程度才能显著提升。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与研究得知,学习文言文不仅能使人加深对历史的了解,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念,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博大精神的文化传统。此外,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文言文课堂,使学生体会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情怀,从而达到充分贯彻古人思想及精神的目的。学习这些经典文章有利于修养内涵,增加学生谈吐的魅力以及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何丽莉.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以读促写”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12(65):32
[2]胡昕.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D].西华师范大学,2020,26(36):14-16
[3]唐金侠. 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26(56):24-26
[4]杨国荣. 2017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16(35):36.
[5]王平.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01):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