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陈琴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陈琴
[导读] 本文的主旨为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提出几点改革方式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文献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深入探究与分析,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以及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出发,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整改,才能达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陈琴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南湖小学   610213
【摘要】本文的主旨为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提出几点改革方式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文献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深入探究与分析,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以及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几方面出发,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整改,才能达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03-01

        引言:语文是所有教育的奠基石,只有先学会阅读才能理解其他的文化内涵。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只有这样,才能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够先进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他科目的基础一环,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加语文课堂的灵动性。然而,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思想作祟,所以很多教师仍旧延续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进行授课。这种呆板乏味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逐渐对学习产生了逆反的心理,最终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二).两极分化的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味迎合学生的个性口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极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对句式比较敏感,可能会把大量精力花费在句式研究和句式转换上,而有的学生对内容理解更为擅长,就容易把精力过多的花费在阅读与总结上。因此,教师如果过度放任学生任由自己的喜好发展,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两极分化的偏差,有损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自主学习流于表面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看重的课题。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还只流于表面化。例如,很多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自己朗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尝试总结文章主旨,划出中心思想,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再加以讲解。这一套流程下来,自主学习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学生依然是从最开始懵懵懂懂,到后来经过教师的讲解茅塞顿开,完全没有自己探索求知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会因此而提升[1]。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较差,课堂气氛比较乏味,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很难被吸引。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语文相较于其他科目本就贴近生活,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更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浙江潮》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大家播放一段钱塘江涨潮的视频,让学生们闭起眼睛,听着潮起潮落的声音,想象自己正身处海塘大堤,感受着大自然的波澜壮阔,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师生互换角色
        角色互换教学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让学生站在讲台前,模仿老师提前备课,准备教学素材,这种过程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考验。学生在这种身份互换的教学法中,也能体验到教师的辛苦,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古诗二首》一文时,教师选出两名同学与其进行角色互换。学生要提前查实作者的背景,故事的含义,以及作者在作诗时要抒发的情感,并在给学生们讲解时,能够就作者的背景结合古诗做深入探讨。在这种带有探究目的的交流中,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有效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为学生们布置完自主学习任务时,不应流于表面,要认真核实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流程。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大胆提问,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疾言厉色的呵斥学生或者直接把答案告知学生,要让学生根据引导自己去发现答案,从而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能力,又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包公审驴》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猜一猜包公将会如何审驴,让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看学生们能不能自己想到抓小偷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采用先进教学方式、师生互换角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旨在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2]。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21(09):61-62.
[2]杜延之.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