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罗银花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戏剧表演在小学阶段语文童话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提出一些策略来保证戏剧表演在日常教学中的良好运用,进而推动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通过查找相关文件,给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戏剧表演的良好运用要从:合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和分组完成任务两方面入手,通过对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我国小学阶段童话教学质量的创新和优化进程。

罗银花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城宝山希望小学  516700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戏剧表演在小学阶段语文童话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提出一些策略来保证戏剧表演在日常教学中的良好运用,进而推动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通过查找相关文件,给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戏剧表演的良好运用要从:合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和分组完成任务两方面入手,通过对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我国小学阶段童话教学质量的创新和优化进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戏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71-01

        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内容中的占比较大,尤其在低年级的课本中更为明显。童话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活泼,小学生们对其的学习热情较高,因此针对童话故事的合理的教学方式也显得极为重要,戏剧表演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戏剧表演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有着理论意义,对如何在课堂良好开展戏剧表演教学活动有着现实意义。
        一、戏剧表演法的概念
        童话故事通常是在实际生活的背景下,通过想象力虚拟创造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这些故事语言多数通俗易懂,内容多数会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独特的题材会小学生们非常喜爱,但是这种新颖的题材用老式的口述方法讲会慢慢导致小学生们失去兴趣。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性,老师们想到了让学生们亲身演绎这些故事,增加人物代入感和课堂融入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这种让学生自由扮演人物,创造氛围,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被称为戏剧表演法[1]。戏剧表演法侧重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与童话故事的作用不谋而合,两者相辅相成极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戏剧表演法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
        戏剧表演过程中很多场景的模拟和气氛的渲染都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没有环境的渲染很多语言文字就会变得苍白。


在学习童话故事时,单靠内容的朗读和老师的传授,小学生们的想象力会被制约,会跟随老师的节奏去进行思考,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应该制作相关课件,讲解过程中以图片形式向小学生们展示故事情节中的环境和人物形象,再以音乐形式模拟当时的天气等因素,让小学生们直观立体的融入故事当中。例如:《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故事,老师可以制作包含半瓶水和小石头元素的课件,让小朋友们扮演口渴的小乌鸦,操作课件中的小石头放进水瓶中,模拟乌鸦喝水的做法,同时延展出一个新话题,让小朋友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小朋友们提出的条件也可以用课件来实现,借此锻炼小朋友的思考能力。又例如: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让小朋友们扮演小小宇航员,老师制作一个宇宙的缩略图,画出太阳系各大恒星的外观图,让同学们为大家介绍这些星球,分享自己收集的课外知识,这会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可以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观喜欢学习,这是会让小学生们受益终身的。
        (二)小组协作,共同进步
        童话故事中通常会有多种角色,以人物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因此就需要将学生们分为戏剧表演小组,分饰不同角色,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在内容编排时,集思广益,在小组表演时,相互配合。为的是锻炼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也为将来良好品德的养成奠定基础。例如:《千人糕》章节中爸爸对孩子说“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老师可以开展“小小后厨”表演活动,组织同学们每个人提出自己的一点喜好,小组内对现有几种做好的食物进行自由组合,制作自己的“千人糕”,旨在锻炼小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顾及他人感受的优秀品质。又例如:《草船借箭》章节是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诸葛亮用其聪明才智三天获得了十万只箭的故事,文章中涉及到了多个角色的人物关系,包括: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此时便可通过小组表演,分饰不同的角色深度还原当时的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戏剧表演法是小学阶段语文童话教育的重要教学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合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和小组协作,互帮互助。上述策略主要围绕客观教学条件和主观学习态度两方面展开的,两者共同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保障戏剧表演法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实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应该意识到兴趣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身主动学习的态度,老师则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海艳. 戏剧表演法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39):P.48-48.
[2]赵玉萍. 戏剧表演法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 000(006):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