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胡建
[导读]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的构建,也能为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融合过程中的设计路径进行探究。

胡建   湖北省利川市第一民族实验小学 445400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的构建,也能为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融合过程中的设计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44-01

        1 引言
        在现代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生动性,并基于大数据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为教师优化下一步的教学方案提供良好保障。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由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教材教学,将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晦涩难懂,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将能够更好地优化内容的灵活性,进而为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融合设计
        2.1 利用微信辅导,降低预习盲目性
        课堂预习是提高后续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堂形式将所学内容传递到学习平台,然后在学生自主查阅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在微信群中为学生提供预习计划,由此更好地确保小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新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线上微信教育的效果,一般要求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准备,同时也要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资源集中整合,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基本了解,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素材准备。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百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上向小学生布置“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任务,由此引导小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百分数教学列举,例如在课堂上有的同学说“妈妈说她的项目能够百分之百成功。”有的同学说“买饮料中奖的概率为30%”。在小学生百分数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其了解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使其能够基于数据做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提前的数学知识预习和整合将为后续的课堂提问以及氛围的营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更加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2 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教学的重难点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以及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教学是进行数学知识传授的重要环节,因而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导入、知识点讲解以及丰富素材上,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首先,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素材融入到信息技术中,为数学知识点讲授创设一个情境,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建构几何图形,进而提高几何图形教学的形象性,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突出“切割”的思想和“拼凑”的思想运用的重要性。通过“切割”教学的方法进行几何图形的讲授,以此更好地在前面数学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点的讲解,使得小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际上小学所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求解都与正方形面积求解有共同之处,因而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几何图形的公式教学时,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2.3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课后复习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课后的复习巩固,在以往的知识复习中学生主要通过主观意识进行复习,由此将难以对自身知识架构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完善,由此使得复习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而通过引入微课的方式则能对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基于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练习题的布置,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的微课复习需要数学教师对课堂上的出现的重难点以及考点进行整合归纳,并基于课堂上学生反应的疑点问题进行解答,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编写过关测试和技能测试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其中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要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主,可以采用具有开放性的试题以体现学生的思想的独特性,例如在微课进行试题的展示和讲解:将正方体与长方体进行展开,通过简便的方式对其表面积进行计算,以此分析正方体展开图与长方体展开图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实践,以此更好地小学生对不同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数学解题的技巧性以及数学成绩。在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运用微课复习的优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能够更好地提升内容呈现的丰富性以及生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微信、线上学习平台以及微课等方式,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祁瑞芸.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困惑[J].教育现代化,2017,4(21):243-245.
[2]尚景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运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