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博物意识在幼儿园博物课程中养成的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裴钰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对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幼儿博物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幼儿教育类型,意在通过幼儿博物课程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将对幼儿博物教育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在幼儿园博物课程中培养幼儿博物意识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裴钰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机关第六幼儿园   15007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对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幼儿博物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幼儿教育类型,意在通过幼儿博物课程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将对幼儿博物教育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在幼儿园博物课程中培养幼儿博物意识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博物意识;幼儿博物教育;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50-01

        一、幼儿博物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
        幼儿园博物教育是为了增强幼儿博物意识,培养幼儿积极探究的学习品质,为幼儿提供自然、人文、生活等各种直观的、可感知的、可操作的物品或材料,从而形成某种丰富性、多样性的空间,以激活幼儿感知和探索生活、文化、自然等方面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博物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丰富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建设幼儿教学资源库。所谓“博物”,其实就是“广博之物”的简称,要开展幼儿博物教育,无论是开辟幼儿活动的博物区还是建设专门针对幼儿的“宝宝博物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各类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在整理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就会围绕某个主题逐渐形成“资源库”,而资源库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幼儿园博物课程的持续开展,而且可以为幼儿园其他课程提供相关的素材,比如某幼儿园设有“帽子博物区”,专门收集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帽子,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博物意识,而且还为幼儿园美术活动、手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思路。其次,博物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园的内部环境建设。我们都知道,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而幼儿园的环境则是隐性课程的组成部分。比如幼儿园创设纸类博物区,既可以展示不同材质、不同类型的纸,也可以用这些不同的纸做成装饰品来装饰班级内部的墙面,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最后,幼儿博物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儿童博物馆与幼儿园课程》一书中明确指出:“所谓博物意识,就是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意识”,由此可见,博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思考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良好的幼儿博物教育可以全方位地促进幼儿多种良好品质的养成。



        二、在幼儿园博物课程中培养幼儿博物意识的具体策略
        1.通过幼儿园博物区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博物意识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设置博物区,定期开展博物区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如设立纸类博物区,将博物区分成观察区和操作区两个部分,观察区主要做纸类知识普及,让幼儿了解纸的由来、发展、种类、用途以及与纸有关系的故事等,还可以陈列一些精美的纸制工艺品,让幼儿观察、欣赏、而操作区则提供一系列基本的操作工具,如塑料剪刀、胶水、纸盒等,可以引导幼儿在欣赏了相关纸制工艺品之后自己动手进行制作。当然,教师在组织幼儿博物区域活动时,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要尽可能让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不可以过度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尤其是在幼儿动手进行操作时,教师应该充分保障幼儿的安全。
        2.利用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传统节日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传统节日中又包含着许多历史典故、民俗习惯等知识,这也是博物学的一种体现。在幼儿博物教育中,老师除了可以利用博物区域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外,还可以利用中华传统节日来加强对幼儿博物意识的培养。比如元宵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老师可以举办有关元宵节的专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元宵节有关的知识,如元宵节的由来,元元宵节的风俗等,并让幼儿在班级进行分享,之后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一起制作属于元宵节的“五彩元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3.努力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要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除了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作用,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努力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一方面,幼儿毕竟年龄较小,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老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幼儿参观的博物馆,如航空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等比较受幼儿喜爱的博物馆让父母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带幼儿进行参观。也可以定期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对家长开放幼儿园的博物区,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幼儿园的博物区域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之余给家长普及幼儿博物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在博物学方面,幼儿园教师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与本地的博物馆联系,组织专门针对幼儿的参观学习活动,还可以邀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幼儿园进行博物专题的知识讲座,主要针对幼儿教师进行博物方面的培训,让教师能在幼儿博物活动中给幼儿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
        总之,幼儿博物教育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类型,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培养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幼儿老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博物意识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博物课程、幼儿博物区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努力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 并努力取得幼儿家长以及相关机构的支持,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博物教育活动,努力促进幼儿博物意识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丽芳.“博物”意识下,幼儿户外场地环境改造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下),2020(04):37.
[2] 王晓丽.以博物意识 助幼儿发展[J].好家长,2019(19):89.
[3] 王昊涵.让博物教育走进幼儿园视野——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J].福建教育,2017(5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