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丁青柏
[导读] 在学生不断的学习中,语文学习在所有学科学习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丁青柏
        江苏省盐城市聚亨路小学教育集团   224000
        摘要:在学生不断的学习中,语文学习在所有学科学习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必修学科,更是被人们称为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存在并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与生活能力联系紧密。而在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更是一种基础又重要的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大好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统编版教材更倾向于重点强调阅读教学。本文将就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教学研究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教学
引言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的能力,更是教师在教学目标中重点培养的。随着小学年级的逐渐升高,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阅读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同时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阅读习惯、阅读方法、自我意识、阅读兴趣等都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想运用原有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总体提高阅读能力显然存在很大难度。由此,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强化阅读教学,而统编版教材正满足了教师的这一教学需求,它专门设置了阅读教学内容,在内容和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它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对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引以重视。但有些学生,不仅对语文不感兴趣,而且一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强,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阻碍。阅读能力是融合听、说、读、写、练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但实际操作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的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自主意识薄弱
        小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就是活泼、爱玩等,这时期,他们的学习自主意识非常薄弱。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们大量阅读书籍。只有具备丰富的阅读量,才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样的要求显然与小学生的阶段性特点是冲突的。因此,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就学生依赖的学习材料进行修改。传统的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阅读教学的目的选择性不高,导致学生阅读意识薄弱,能力发展自然不快。同时,传统的语文教材中,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容和设计也不够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得不到发展,而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体系则很好弥补了这一点,它改进了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特色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提高阅读兴趣,从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二)阅读习惯不良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学习习惯不好,就会导致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语文成绩就会很难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最普遍的不良阅读习惯是逐字阅读和只念不思:一个是注意力被分散,无法抓住文章的中心意义,仅仅做无用功;另一个是暂时记忆无法深入学习,难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被动接受容易精神困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避免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以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教材的策略分析
        (一)开设阅读课程,提升阅读广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动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采取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阅读兴趣、拓宽阅读广度、提升阅读能力。故此,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穿插基本的阅读提高方式,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进行专题的阅读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系统性地学习到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统编版教材中,教者可以遵循“从难到易”的过程,从专门的阅读课程、阅读教学设计、阅读内容的选择中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这样,学生的阅读广度和阅读兴趣也会得到提升。
        (二)开设群文阅读,拓展阅读范围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共性议题,或是多个议题进行阅读文章的选择,根据选择的多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不同,它不仅仅局限于一篇固定主题的文章,而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对于学生的阅读范围有拓展的作用。同时统编版教材强调大阅读量,对于开展群文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群文阅读,充分利用好统编版教材中,语文知识的“归类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板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运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而开阔阅读眼界,提高阅读能力。
        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都是关于民间的故事性文章,也是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题材,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单元的主题和导语,向学生讲述民间故事,不局限于一个国家的故事,而是多个国家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展开群文阅读的非常好的机会。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来讲述自己眼中对民间故事的理解,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体会多种文体、多种题材的民间故事传达的感情,从而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帮助学生在有质量的大阅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阅读技巧,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综上,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展开叙述。首先点明小学语文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介绍现阶段教学中,教师遇到的教学阻碍,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一是小学生的阶段特点——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二是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不当。由此提出教师在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两个方法:一是开设课程,利用“统编版教材的板块设计”在课程中穿插方法讲解;二是开展群文阅读,利用统编版教材的课外阅读书目,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英.对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A].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2019:187-189.
        [2]杨联.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