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贤科
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蔡店中学 湖北省武汉市430323
摘要: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既诱发了师生角色定位的转变,又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可以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机会与空间,使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生命力、影响力,更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与发展需要的满足。而且,随着互动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充分渗透,学生感知、探究、领悟语文内涵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也会得到切实激活,更利于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与语文育人价值的彰显。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时,应该以互动课堂构建、互动教学应用为辅助,设计出有助于生生、师生互动的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丰富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协作与思想碰撞、情感交融中体味语文魅力,获取语文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为综合素养塑造与自身发展实现而奠基铺路,提供助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互动教学是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全新教学策略与途径,其更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且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分享、交流、协作中获得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为语文课堂实效性增强给予保证。然而,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以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措施的落实,都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很少去关注学生的认知体验,严重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郁,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不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也难以彰显。而以互动教学为引领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引入,则可以切实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憾,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交流、探析的机会更多,对于语文价值的认知、理解也会更加充分、深入、到位。基于此,教师应该以互动教学为辅助,结合学生特性与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有助于互动教学开展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文本互动中深度感知语文之价值,在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内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认知能力,使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实效性、发展性。
一、借助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只有以充分、高效、深入的师生互动为辅助,教师方可借助多情途径、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活动的设计也会更加科学、有效,学生的认知夙愿方可切实满足。因此,教师在设计师生互动时,应该切实转换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并从学生认知现状出发,构建出宽松、欢悦、和谐的教学生态,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探索、设问,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学习语文知识、解答具体教学问题。而且,在师生互动的辅助下,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直接讲授、强制灌输为主的教学生态也会被切实打破,更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随着教师课堂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也会更加丰富、多样,互动教学的作业自会得到全面彰显。例如,在《邓稼先》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原子弹发射的视频为引子,使学生彻底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解放出来,在更为直观、形象的视频观摩中感知“邓稼先”伟大贡献的价值。待到学生学习兴趣被切实调动后,教师在即时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对于原子弹,大家了解多少?对于邓稼先,大家知道多少?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认识进行重新加工与整合,并延伸至课文之中,在与教师的探讨、互动、分析中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为促使教学效率提升而提供保证。
二、利用生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很强的个性夙愿,其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思想与认知来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而生生互动的增加,则可以为学生个性夙愿释放与主体地位凸显创设条件。因此,教师在构建生生互动时,可以以小组合作为引领,对班级学生科学、合理分组,让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问题、知识等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交流、互动、探讨,并在彼此之间的分享与交互中摆脱思维局限,在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与更为灵活的思维碰撞中完善自身认知构架,实现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塑造。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必要性辩论、竞赛等活动,以增进生生互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互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例如,在开展《孙权劝学》教学时,为了化解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灵活分组,并对每一个小组设置具体的自学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文翻译、朗读、赏析。待到合作任务完成后,由每一个小组推举一位学生展示本小组的合作成果。最后再次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行创编情景剧,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结合课文内容自行创编对话,模仿不同角色举止,对课文进行演绎,在展示与分享中实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三、依托生本互动,彰显语文课堂魅力
不同的教学素材、资源、内容,对于学生互动意愿的激发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选用一些辅助性教学素材,组织学生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与文本开展互动,通过对文本的解析、鉴赏、探究,用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认识与理解对文本予以加工与创造,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生本互动中感知语文的内涵与价值。而且,在生本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协助者角色,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细节、反映表现等对其开展必要性指引,使学生的认知体验更加丰富、深入,为语文课堂魅力的彰显铺设了道路。例如,在开展《驿路梨花》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发挥想象与联想,并拿起画笔描摹自己在课文中感受到的“梨花”盛开的场景,以别样的方式与文本开展互动。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佳句赏析、课文仿写等方式,让学生在多元化体验中反馈自己的学习所获,使互动教学的开展更具趣味性,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强化。
四、结论
总之,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充分融合与深度应用,可以构建出更为宽泛、多元、丰富的教与学生态,为师生、生生交互实现提供了保证,铺设了道路。而且,在互动教学的驱使下,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与缺憾也会得到切实弥补,更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学生兴趣的调动,使“以人为本”理念获得深度贯通,更利于语文之育人功能的彰显。因此,教师借助互动教学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时,应该从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诉求出发,开掘出诸多具有探究性的交互类问题,设计出诸多具有协作性的互动式活动,整合出诸多具有研讨性的合作型文本,让学生带着更为浓厚的兴趣、更加饱满的热情、更为迫切的夙愿学习语文知识、领悟语文内涵、体味语文魅力,在思想碰撞与情感交融中启迪思维、提升认知、塑造素养,使互动教学更好作用于学生语文认知迁移,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喇旭良.关于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A4):33-34.
[2]吴琪娟.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9(51):18-19.
[3]何银生.浅议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35):147-148.
[4]程秀农.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