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强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运用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在我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标本,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标本分为对照组(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纳入50例)、研究组(联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纳入50例),对组间检测结果[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检验效能展开分析。结果:(1)研究组的RBC(4.07±1.11)×1012/L、MCHC(342.76±5.63)g/L、MCV(11.99±2.23)%、HCT(81.85±3.31)%与对照组(4.13±1.02)×1012/L、(342.34±5.64)g/L、(12.34±2.76)%、(82.57±3.37)%无明显差异,P>0.05;(2)研究组RBC(22.00%)、MCHC(16.00%)、MCV(20.00%)、HCT(14.00%)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6.00%)、(4.00%)、(6.00%)、(2.00%),P<0.05。结论:临床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有较好的检验效果,且能提高疾病鉴别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价值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检验项目,能够反映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就诊量增多,临床中开始广泛应用全自动仪器,兼具检验效率高、快捷方便等优势,不过近年来的报道也指出,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因忽视细胞形态学观察,极易漏诊、误诊,因此,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就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运用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在我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标本,同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标本分为对照组(共50例)、研究组(共50例)。标本信息:(1)对照组:女19例/男31例,年龄28-71岁,平均(49.3±17.7)岁;(2)研究组:女20例/男30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0.1±17.4)岁。标本纳入标准:均需行血常规检验。排除标准:①检查配合度不高者;②恶性肿瘤者。基本资料(标本来源、年龄等)组间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操作步骤为:采集空腹静脉血,将其依据相关规范制作为血液涂片,之后加入缓冲液,将标本静置于室温状态下约6-7min,清洗且干燥后以全自动分析仪检测RBC、MCHC、MCV、HCT。
研究组(联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标本采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均同对照组,之后用100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大小及数量等。
1.3观察指标
将检测结果[评价不同检验方法的检查结果(RBC、MCHC、MCV、HCT)]、检验效能(若检验值超过参考值,则确定为“异常”)作为观察指标[1]。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均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汇总、处理,同时以(x±s)表示检测结果,行t检验,以n/%表示检验效能,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价值。
2 结果
2.1分析检测结果
组间RBC、MCHC、MCV、HCT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临床常采用血常规检查疾病,并且首选检测方式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该法准确性高,并且在检验速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2],不过由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仅能检测血细胞分布与计数,尚难以精准检测细胞形态与细胞核,所以仍需重视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本次研究表明,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提高血常规检测准确性大有裨益,可以增强检测效果,表现在组间RBC、MCHC、MCV、HCT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RBC(22.00%)、MCHC(16.00%)、MCV(20.00%)、HCT(14.00%)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6.00%)、(4.00%)、(6.00%)、(2.00%),P<0.05。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实施涂片准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步骤,可以对血液进行准确检测,有助于医生了解细胞内部结构及形态,从而有效辨别假阳性[3],提高检验准确率。
综上所述,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准确率高,能够增强血常规检测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坤.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9):151-153+242.
[2]杨海.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9,39(1):60-61.
[3]张忠原.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8,37(2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