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
修文县久长镇卫生院 贵阳市修文县 550207
摘要:目的:研究与整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所需服用的常用药物,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病例库中抽选5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6月~2020年11月,对患者所服用分降压药物类型进行整理总结,并对其用药原理进行研究与分析。将58名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压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疾病病程较长,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类型较多,总结后其用药状况主要分为七类: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调节患者血脂血糖状况;②利尿剂,联合其余药物一同服用;③交感神经抑制剂,此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强;④钙通道阻滞剂,具有安全的特点;⑤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一般用于具有冠心病表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患者肾脏器官;⑦血管扩张剂,一般用于具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比58名患者服用药物前、服用药物后体内血压状况,治疗前患者收缩压表现为(20.24±1.24)kPa,舒张压表现为(18.87±1.03)kPa;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表现为(15.35±1.20)kPa,舒张压表现为(9.23±1.20)kPa;接受治疗工作后患者体内血压状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身患多类慢性疾病,需要严格根据患者身体实际状况进行药物给予,以达到提升药物疗效,保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老年;常用药物类型;用药原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之一,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体内各项器官、组织等功能都将逐渐衰退,因此老年人体内血压难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1]。患病后,为维持血压正常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相应药物,但是由于各类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把控降压药物给予,以达到保证患者安全、提升临床疗效的目的。本文将对我院5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患者用药原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病例库中抽选5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6月~2020年11月,对患者所服用分降压药物类型进行整理总结,并对其用药原理进行分析。本次研究的58名患者中,男性26名,女性32名,年龄平均值(50.16±5.24)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5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类型,总结后得出患者用药状况主要分为七类:①利尿剂,联合其余药物一同服用,此类药物药性较为温和,安全性较高;②钙通道阻滞剂,具有安全的特点,对患者体内血压控制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③交感神经抑制剂,此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强,将对患者情绪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医学临床已经逐渐停止该药物的使用[2];④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一般用于具有冠心病表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时间使用将对患者糖脂代谢功能产生损害作用,因此开具此类药物需要仔细考虑患者实际患病状况;⑤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调节患者血脂血糖状况,从而达到控制患者体内血压的作用;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患者肾脏器官;⑦血管扩张剂,一般用于具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以上七类药物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降低药物类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体内血压状况难以维持正常水平,但是在为患者开具药物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患病状况,部分患者还可能患有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因此在开具药物时需要仔细考虑药物使用原则,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健康。并且在治疗期间,还需教导患者对自身血压进行监测工作,根据患者恢复状况适当调整药物治疗内容,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地患者产生的损害[4]。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压状况进行比较,当患者血压维持在12~19kPa范围内时表明药物治疗效果显著[5]。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P<0.05时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58名患者服用药物前、服用药物后体内血压状况,治疗前患者收缩压表现为(20.24±1.24)kPa,舒张压表现为(18.87±1.03)kPa;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表现为(15.35±1.20)kPa,舒张呀表现为(9.23±1.20)kPa;接受治疗工作后患者体内血压状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png)
3.讨论
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使得医学临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愈发重视,对症治疗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有效方式,因此需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类型以及用药原理进行研究与分析,并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体内血压状况,以检测得出药物服用效果。本次研究得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类型有: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②利尿剂;③交感神经抑制剂;④钙通道阻滞剂;⑤β受体阻滞剂;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⑦血管扩张剂。对比58名患者服用药物前、服用药物后体内血压状况,治疗前患者收缩压表现为(20.24±1.24)kPa,舒张压表现为(18.87±1.03)kPa;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表现为(15.35±1.20)kPa,舒张压表现为(9.23±1.20)kPa; 治疗后患者体内血压状况更优(P<0.05)。由此可以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身患多类慢性疾病,需要严格根据患者身体实际状况进行药物给予,以达到提升药物疗效,保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璇.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1):131-132.
[2]张小瑞,曹丽华.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及药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118.
[3]周培栋,宋巍.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与药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08):72-73.
[4]辛丽,杨官娥.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及药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9):10+12.
[5]杜辉,胡金涛,赵雪冬.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484-1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