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敬 孙梦姣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神经疾病中心 401120
摘要: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92例脑梗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对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P>0.05。结论脑梗塞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阿司匹林;脑梗塞;
脑梗死是老年多发疾病,尤其是在人口老年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脑梗死已经成为危害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的重大心脑血管并发症[1]。急性脑梗是因脑动脉闭塞或狭窄,脑部血液供应不良,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而诱发疾病,伴随失语、偏瘫等神经性功能症状。临床在治疗急性脑梗时多采用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丁苯酞软胶囊,不同药物治疗效果不同。本文将以92例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92例脑梗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1.54±4.31)岁;发病时间为11-40h,平均是(31.85±3.45)h。研究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25±4.27)岁;发病时间为10-40h,平均是(31.93±3.56)h。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意识障碍;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10年)诊断指南为依据,经脑MRI检查断确诊疾病;首次发病;未实施溶栓治疗,伴随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妊娠期,哺乳期;近期有消化道溃疡、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禁止服用对药效产生影响的药物,结合疾病情况 ,实施降糖、降压、降脂、脱水、脑保护、预防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清除自由基、抗凝等对症治疗。参照组实施阿司匹林治疗: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mg*30片/盒)口服,每天1次,每次100mg,持续治疗14天。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使用丁苯酞软胶囊(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24粒/瓶)口服,每天3次,每次0.2g,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mg*30片/盒)口服,每天1次,每次100mg,持续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使用NIHSS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分数越高,神经功能越差,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估;随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以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规则为依据,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NIHSS评分降低为91%以上,残疾等级是0级,即为治愈;NIHSS评分降低46%-90%,残疾等级是1级,即为显效;NIHSS评分降低为18%-45%,残疾等级是2级,即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最后,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0.0软件评估本研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检验方式检验方式是T检验、X2检验,采用x±s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分析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
对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如表1。
3 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与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症状复杂,与脑损伤部位、发病前疾病情况、缺血严重程度等存在相关性[2]。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多采用溶栓治疗,促使脑血液循环与受损神经恢复,组织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发挥脑保护与恢复神经功能作用,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超早期后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时,以阻止与预防血小板聚集为治疗目的[3]。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减少血栓素A2,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有效预防与治疗脑血栓、心肺梗塞、心绞痛、心脏病等疾病[4]。丁苯酞软胶囊为临床新型抗脑缺血类药物,以消旋-3-正丁基苯酞为活性成分,阻断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缓解,改善缺血区微循环,促进脑组织灌注增加。同时该药物可使纤体酶保持活性,线粒体空泡化与水肿进程得以组织,避免发生继发性神经元坏死、凋亡[5]。此外,丁苯酞软胶囊还可促进列环素水平提高,促进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对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从而治疗疾病[6]。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可见,对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P>0.05。
综上,脑梗塞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思含,杨黎.阿司匹林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2):105-106.
[2]李乃妍,王吉,潘秀斌, 等.丁苯酞软胶囊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1):92-93.
[3]沈立.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7):202.
[4]倪佳.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2-23.
[5]于兰兰.丁苯酞软胶囊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9):43,46.
[6]郑天龙.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8,(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