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开展喂养指导的意义及时成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鲁纹君
[导读] 研究针对婴幼儿采取喂养指导的效果开展分析。

        鲁纹君
        昆明市官渡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婴幼儿采取喂养指导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科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及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100例,婴幼儿可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试验组婴幼儿进行全面的喂养指导,对比组婴幼儿只在到院时进行喂养保健指导和定期体检,观察两组婴幼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体重与身长。结果:试验组婴幼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体重、身长均好于对比组,p<0.05。结论:婴幼儿接受全面的营养指导,可有利于婴幼儿身长与体重的成长。
        关键词:婴幼儿;喂养指导;成长
        婴幼儿时期是发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婴幼儿成长到一岁的时间里,大部分婴幼儿的成长发育速度都比较快。随着婴幼儿的不断发育,婴幼儿各个器官会慢慢成熟,婴幼儿的饮食也会逐渐转变成泥状和固体食物,这时期对婴幼儿进行合适的喂养具有重要意义[1]。但目前有较多父母对婴幼儿喂养知识的了解甚少,容易导致婴幼儿营养出现问题,营养不良是导致2岁以下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及儿童营养不良影响体格发育及儿童的脑发育和智力发育,特别是早期蛋白质添加过晚可使脑细胞减少20%一30%,突触减少30%一40%,严重阻碍智少发展。本次研究对婴幼儿开展喂养指导,研究详细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科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及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100例,婴幼儿可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两组均含有50例婴幼儿。试验组婴幼儿的月龄区间是1-3个月,平均区间是(2.51±0.23)个月。对比组婴幼儿的月龄区间是2-3个月,平均区间是(2.19±0.15)个月。比较两组婴幼儿的临床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比组婴幼儿只在到院时进行喂养保健指导和定期体检。试验组婴幼儿进行全面的喂养指导,具体内容包含有:(1)确定指导方式:科室在每个月都挑时间进行1次喂养讲座,在讲座上宣贯知识。科室开设喂养咨询电话,同时科室每半个月借助电话或网络进行1次随访。此外科室将喂养知识宣教手册发放给家属。(2)指导喂养原则:医护人员指导父母给婴幼儿喂养食物时,应当是先让婴幼儿适应一种食物,再慢慢让婴幼儿适应多种食物。(3)指导不同阶段的喂养:婴幼儿初生6个月时作为第一阶段,此阶段需指导母亲慢慢减少婴幼儿的夜间哺乳,每日奶量控制在800-1000ml范围内。医护人员指导父母给婴幼儿适当增加泥状食物,推荐谷类食物为主,刚开始给婴幼儿进食泥状食物时,可以先进行少量的尝试,然后再慢慢增加到每日1餐。然后再逐渐增加根茎类蔬菜泥、水果泥等食物,2次/d,1-2勺/次。同时在此时期可以给婴幼儿添加四分之一鸡蛋黄的喂养。婴幼儿出生后的7-9个月作为第二阶段:医护人员指导父母为添加末状食物的进食,比如说肉类、豆制品、蛋类、鱼类等,医护人员叮嘱父母在此时期需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医护人员指导父母在喂养时,积极鼓励婴幼儿用手自我喂食。婴幼儿出生10-12个月作为第三阶段,医护人员指导父母为婴幼儿增加面食、鱼虾、软饭等食物,父母在喂养时可指导婴幼儿自主运用勺子进食,并自主运用杯子喝奶。医护人员告知父母此阶段可以让婴幼儿每天进行1-2次和成年人的同桌进餐[2]。
1.3观察指标
        观察试验组与对比组婴幼儿在成长到6个月和12个月的身长与体重。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取SPSS 25.0软件来整理与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值检验,若P<0.05,则可以说明研究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婴幼儿的身长
        试验组婴幼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身长均高于对比组,p<0.05,详细研究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随着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纯乳类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婴幼儿全部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婴幼儿的食物需要适当向成人固体食物转换[3]。父母为婴幼儿恰当引入其它食物,不但能够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还可以有效培养婴幼儿对各类食物的喜爱与自我进食能力[4]。基于基层医院,多数父母没有正确的喂养知识及文化水平差异,同时又为了让父母可以更好喂养婴幼儿,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合理的婴幼儿喂养指导。
        我科针对体弱儿及生长偏离儿开展的喂养指导建议推广至全部体检内容以减少婴幼儿贫血发生率及营养不良的发生,保障幼儿健康成长。通过讲座、咨询电话、宣传手册等方式来进行喂养指导,能够让父母了解到更多的喂养知识。医护人员告知父母喂养原则,即让父母先让婴幼儿适应单一食物,这能够让父母知道婴幼儿是否对该种食物存在过敏的情况,也有利于刺激婴幼儿味觉的发育[5]。医护人员指导父母在不同阶段对婴幼儿进行不同的喂养,第一阶段的喂养可以对婴幼儿味觉进行有效训练,且能够训练婴幼儿的吞咽功能;第二阶段的喂养可以有效锻炼婴幼儿的自我喂食能力,让婴幼儿学习咀嚼;第三阶段喂养可以有效提高婴幼儿的咀嚼能力[6]。结果表示试验组婴幼儿在6个月和12个月的身长、体重均高于对比组,由此可知喂养指导的效果较好。
        总结以上内容可知,婴幼儿父母接受良好的喂养指导,在生活中对婴幼儿进行恰当的喂养,能够有利于婴幼儿的及时成长。
参考文献:
        [1]赖桂英,陈斌,李金华等.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10(04):41-43.
    [2]王志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母乳喂养指导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4):523-524.
    [3]皮翔,李娟.综合护理干预对2岁以下婴幼儿喂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33):188-189.
    [4]姜艳,谢桂芳,李艳萍等.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与喂养指导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07):626-627.
    [5]阙瑞英.婴幼儿喂养指导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162-164.
    [6]刘佳.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9):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