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查哈 刘露 于方
乌鲁木齐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的特点和预后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20年4月入住重症监护室的116例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分成两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通过分析患儿脑电图和症状分类量表来评估这两组患儿脑功能及预后情况,并就二者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儿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特点不同,脑功能及预后也不同。结论:持续床旁脑电图监测对于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脑功能的预后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脑功能;预后
意识状态改变或癫痫持续状态常常是导致患儿入住ICU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时发现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对脑功能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减少长时间惊厥发作或电发作导致的不可逆性脑损伤,是保障癫痫持续状态患儿预后良好的重点。本研究以重症监护室中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同步视频脑电图为标准,分析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脑电图特点、脑功能预后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中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临床资料和脑电图的结果。明确选择研究对象的具体标准:①年龄在14岁以下;②符合2015年国际抗癫痫联盟中明确提出的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相应的诊断标准;③VEEG监测后证实存在癫痫发作和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①实行检查前6小时当中使用过抗癫痫药物或镇静类药物的患儿;②既往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而导致出现明显的后遗症的患儿;③不具备完整临床资料的患儿。
1.2 方法
1.2.1 收集临床资料
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病因、使用咪达唑仑的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合并症、头颅影像等临床资料。
1.2.2 脑电图记录与分级
所有患儿入院后1至3天内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间不低于4小时。以原始视频脑电图确认的发作为标准。脑电性的癫痫发作是指节律性的放电伴有频率、形态、波幅或部位逐渐演变等特征,持续时间在10s以上,有或无惊厥症状。按照Young分级标准将其分成6级:1级为慢波增多的模式,δ、θ占记录的50%以上,不出现癫痫样的放电活动,无睡眠-觉醒的周期;2级为周期性放电的模式,单侧性或全面性双相的、三相的、多相的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间期为0.5s至4.0s,持续时长在10min以上;3级为爆发-抑制的模式,爆发段波幅>50μv,平均每2秒至少会有1秒出现抑制,抑制段波幅<10μv;4级为θ昏迷、α昏迷或者纺锤昏迷的模式;5级为癫痫持续的状态,癫痫一次发作或者反复发作的持续时间长于30分钟,并伴有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的状态,或持久(>30min)和明确的意识状态、感知觉、行为改变,脑电图持续或者接近持续的阵发式放电,无明显的阵挛、肢体强直等运动症状;6级为电静息(最高波幅低于10μv)或低电压(最高波幅在10μv至20μv之间)模式。
【1】
1.2.3 近期脑功能疗效判定
将出院时间设定成预后评定的时间点,将小儿大脑及整体表现分类量表(PCOPCS)作为预后评定的标准:正常为1分,轻度残疾为2分,中等残疾为3分,严重残疾为4分,植物或昏迷或状态为5分,死亡为6分。通过PCOPCS把近期的治疗效果分为3类:预后良好1~2分;预后不良3~4分;严重若预后不良5~6分。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包,以中位数表示非正态的分布计量数据,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脑电图分级和脑功能预后间相关性则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2 研究的结果
2.1 一般资料
116例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中,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68例、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48例,男67例、女49例,年龄在1个月至12岁之间;两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脑炎患儿46例,甲流14例,脓毒症及心肺复苏术后各有3例,溺水、脑外伤、脑出血、窒息、低血糖、遗传代谢病各有1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组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组的合并症发生率、影像学检查异常率方面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组的咪达唑仑使用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都明显长于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组,这一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
2.2 脑电图的分级与脑功能的近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仪器采用美国Nicoletone 32导视频脑功能监测仪,依据脑电图当中的原始脑电图逐一分级,116例患儿的脑电图可分为:1级为9例,2级、3级、4级均为1例,5级有14例,6级有4例。在常规脑电图基础上,通过多通道振幅整合脑电图进行趋势分析,结合实时监测脑电图分级进行脑功能评价,发现与近期的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即脑电图的分级越高,患儿脑功能预后就越差【2】。
3 讨论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脓毒症、脑外伤、癫痫、重症脑炎、急性中毒和颅内出血等。重症监护室当中最常见的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上有典型的惊厥发作,易于识别,本研究中占58.62%;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表现轻微,仅表现为眼部凝视,眼球震颤或口角和远端肢体的微小抽动,不易识别,因此必须通过持续脑电图监测才能发现,本研究中该类患儿占比41.37%。
全面惊厥癫痫持续状态和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脑电图相似,但脑电图的分级和脑功能预后明显相关。本组患儿采用标准脑电图和单通道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抗惊厥药物及麻醉药物,临床效果较好者预后均较好,但对药物不敏感者预后较差,但通过持续脑电监测评价重症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脑细胞受损程度和脑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可逆的脑部损伤,依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重症患儿的生存质量和脑功能预后。
参考文献:
[1]张琼香,陈旭勤.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14):1081-1086.
[2]廖建湘.儿童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2):893-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