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在防治老年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孔国防
[导读] 分析中医“治未病”对老年病的防治作用。

        孔国防
        翼城县中医医院,山西 临汾 043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未病”对老年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在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加中医“治未病”思想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发作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施加中医“治未病”思想能预防患者的病情发作,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老年病预防;应用效果

        老年病就是指老年人常见疾病,在到了老年之后,会由于各项身体技能逐渐衰退,从而产生老年人特有的疾病。祖国医学在防止老年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同时有系统的理论,其中“治未病”思想就是典型代表,是指在疾病未治之前就要做好预防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为有病早治、未病先防、已变救急防危、治病防变[1]。本文主要分析对老年患者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老年病的预防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当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5例)与参照组(35例)。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介于65~84岁之间,平均年龄(74.46±3.04)岁。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介于65~86岁之间,平均年龄(74.02±3.4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显示为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予以对症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治未病”思想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疾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活动习惯等进行全面掌握,便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及时予以纠正;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同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宣传资料、光盘等,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2)调整饮食: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合理控制患者的盐分摄入量,减少患者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食用,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患者睡前不宜饮用浓茶,限制患者糖分的摄入量。(3)情志调节:情志调节对缓解患者身心不适有中药意义,也是中医“治未病”中的重要内容,可指导患者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或者参与患者喜爱的社会活动,提升患者的社会归属感,愉悦身心;指导患者心理调节方法,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尽量减少患者情绪的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4)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增强正气,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患者可根据自身喜好开展适度的运动,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通过散步、太极、慢走等方式进行运动;运动后需要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与大小便通常,定时排便。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发作情况与治疗依从性。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经分析比较显示为P>0.05表明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有相应的上升,目前临床医学治疗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化为“预防疾病”。近年来,人们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老年群体逐渐增多,老年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医学理念相吻合,有临床研究表明:“治未病”的含义在于人体尚未处于疾病的健康状态时予以科学养生方案,预防疾病的发生;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需要及时调整治疗,预防疾病恶化;人体处于疾病状态则需要合理治疗,避免病变[2]。中医“治未病”的重点在于“防”,这一理论也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在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的病情症状不一,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但可针对患者病情不同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通过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达到预防病情快速进展目的;同时予以患者情志调节、饮食调整、体育锻炼,促进患者健康作息,预防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基础上施加中医“治未病”思想教育能预防老年病的发生,对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琳,王红美,贾玉梅.“治未病”方案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4):280-283.
[2]周霞.老年病预防中治未病思想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1.
[3]何建国,陈京莲,王瑞超,等.浅析中医“治未病”在老年人健康与防病中的作用[J].河北中医,2017,39(05):764-7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