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 吕容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重点分析骨科急诊病人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模式所呈现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时间范围之内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加之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对比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情况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急诊病人的护理管理过程中,以基础护理管理为基础,进一步融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缓解其负面心理情绪,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充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此为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这种方法值得临床实践中推行。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科急诊;应用效果
引言
目前,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心理护理模式得以更广泛地应用,它是一种创新型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从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改善和优化,实现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这样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善,以确保患者以积极稳定的心态,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依从性和配合程度,进而为及早恢复健康、尽快痊愈提供必要的保障。因为骨科急诊病人大多数都是意外性骨科创伤等等,患者面临着剧烈的疼痛,由此使很多患者的情绪不够稳定,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而这样的情况对其治疗和护理质量的提升都会造成很大限制。针对于这样的情况,着重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从心理疏导出发,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升其护理质量,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及时有效地恢复健康。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80例骨科急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该类病人所呈现出的应用效果。现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急诊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患者人数一共有80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为(45.0±6.7)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等进行对比分析,没有看出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两组患者在研究之前对相关内容都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意义上的护理管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对其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价。
针对骨科急诊患者而言,在心理层面会出现巨大的转变,痛苦程度不言而喻,同时有比较典型的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把握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评价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准,作出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和措施,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执行。
(2)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要想使病人的心理情绪保持正向积极的状态,就需要着重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新的角色和住院环境,对于自身的疾病知识有相应的了解,并掌握相对应的防护技能等等,充分认识到医疗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工作,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消除,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帮助病人建立全新的人际关系。
要引导患者更有效的适应病房环境,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角色转变,对人际关系有全新的认识,进而创设出良好的病房环境,引导患者适应这样的治疗护理过程,更有效的调整心理状态,使其达到平和稳定的水平,以此更有效的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
(4)做好支持性心理护理。
这是心理治疗护理的基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有效减少病人的心理防御以及不安焦虑等情绪,可以通过暗示、保证、安慰、鼓励、解释的方法,进行相关内容的宣传和推广,用通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避免产生误会,明确医疗护理计划,以此为其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保障。
(5)做好松弛训练。
指导病人有针对性的放松身心,消除焦虑紧张的情绪,帮助和引导病人遇到严重的应激状态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确保肌肉能够保持在放松的状态,甚至出现温热感、沉重感等等,把注意力向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引导,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不断训练,使病人的心情能够保持平静,呼吸更加放松,有舒适感,这样能够更有效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呈现出良好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护理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和分析能够进一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为98.6%,而对照组只有86.5%,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方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9.5%,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以上内容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3讨论
从临床实践情况来看,在骨科急诊病人中,大多数都是创伤性的骨科疾病,而且很多都是突发性的,这样的情况会使患者身体的疼痛感进一步加剧,而且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甚至出现悲观绝望焦躁的不良情绪。因此,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具体情况,以基础护理管理为基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管理模式,这样可以使其负面心理情绪得到充分的缓解,为其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要结合骨科急诊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着重把握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在最大程度上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的防护技能和注意事项,使其恐惧不安的负面情绪得到充分缓解,同时要指出治疗成功的案例,使其恢复治疗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能够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消除恐惧,提升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配合各项医护内容,缓解不良情绪,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各项挑战,同时在更舒适的护理氛围中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管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模式,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能够明确,在针对骨科急诊病人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这样能够消除其负面情绪,进一步提升其护理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这种方法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穆怀颖,尉桂新,韩春雨. 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2015(3):173-174.
[2]刘爽. 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42-242.
[3]穆怀颖,尉桂新,韩春雨. 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2015(3):173-174.
[4]吴祝华. 实施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
[5]张瑞佳,田丽娟. 分析心理护理和护士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9):37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