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以及体位引流提高排痰效果及护理干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张佳玲
[导读] 探讨雾化吸入以及体位引流提高排痰效果及护理干预。
        张佳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市 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以及体位引流提高排痰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并从中抽选5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予以雾化吸入,研究组予以雾化吸入及体位引流。对比两组排痰效果。结果:研究组排痰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予以雾化吸入及体位引流,可提升排痰效果。
        关键词: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排痰效果;护理干预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and postural drainage to improve sputum expecto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mprovement of expector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atomization inhalation and body drainage. Methods: Select 50 patients with COP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and randomly divide them into routine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received aerosol inhalation,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erosol inhalation and body drainage. Compare the expector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 of expecto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erosol inhalation and postural drainage for COPD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expectoration.
        Keywords: nebulized inhalation; body drainage; expectoration effect; nursing interven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存有气流受限特征、能够有效预防并且治疗的一类疾病,此疾病气流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性且呈现进行性发展表现,此类患者临床症状以反复性咳嗽以及咳痰等表现特征为主,痰液特点为白色或者浆液性泡沫痰,由于患者痰液较为黏稠,从而致使患者难以排出痰液[1]。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并从中抽选50例,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并从中抽选5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9~75岁间,均龄值(62.17±6.13)岁。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76岁间,均龄值(62.33±6.09)岁。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常规组予以雾化吸入:将1mg的普米克令舒充分混合至3ml的氯化钠溶液(浓度:0.9%)中后开展雾化吸入治疗,每日治疗两次,单次治疗十分钟,协助患者行半卧位,经口吸气以及呼气。
        研究组予以雾化吸入及体位引流:该组雾化吸入治疗与常规组一致,结束雾化吸入治疗后再开展体位引流,先对患者予以听诊操作,继而确定痰液所在位置,如果患者病变部位处于肺上叶处,则需指导患者行坐位,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应适当抬起床头,协助患者行俯卧位或是侧卧位进行;如果患者病变部位处于肺中叶处,需在患者胸部放置软垫,同时引导患者上身维持适当倾斜,针对较差耐受力的老年患者可行侧卧位进行;如果患者病变部位处于肺下叶处,需摇平床头的同时指导患者维持平卧位姿势,于患者腹部放置软垫,继而保证肺叶呈抬高状。患者体位摆放完毕后,需要护理人员轻叩患者背部,同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方式,以此排出痰液。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排痰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研究组排痰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慢阻肺疾病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由于此类患者容易发生反复性气道感染,继而导致肺泡弹性有所减弱,缩小了呼吸的有效面积,最终导致患者气体交换功能降低[2]。结果显示:研究组排痰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雾化吸入能够促使药物有效分散的同时使其悬浮至气体当中,从而有效稀释粘稠痰液并降低痰液的粘性及弹性,以此达到轻松排出痰液的目标。而体位引流时患者的病灶肺叶处在较高的位置,经痰液重力下可通过肺段以及肺叶支气管继而引流至主气管,而后再引流至大气管,最终通过正确咳嗽方式下将痰液彻底排出体外[3]。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患者予以雾化吸入及体位引流,可提升排痰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宗波,曲春雨.体位引流促进排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运用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7,49(04):287-289.
[2]彭永燕.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及依从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60-4461.
[3]卓莉俊.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提高排痰效果的meta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1):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