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微微
苍南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安全护理应用价及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实施护理研究,研究期间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基础护理),观察组47例(安全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安全护理,对于患者临床治疗预后安全性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临床护理;安全护理;应用价值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常见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所致骨骼肌收缩无力为临床主要症状表现类型,起病隐匿,以上睑下垂为早期症状表现,多数患者症状可能在数月内进展至其他部位,几年内可发展为全身性症状,导致患者严重丧失生活功能,且预后较差,需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护理,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安全[1]。因此,为探析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安全护理应用价及临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实施护理研究,研究期间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基础护理),观察组47例(安全护理)。两组基线资料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32~75岁,平均(53.54±5.29)岁,病程(2.15±0.78)年;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33~75岁,平均(54.12±5.31)岁,病程(2.19±0.82)年。
纳入标准:家属均在确认研究细节后,同意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均为住院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自愿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基础护理:即在患者院内治疗期间实施规范化院内护理,如导管置管、给药用药、体征监护等。
安全护理:即在确认患者重症肌无力等级后,依据其临床治疗措施,对其进行临床安全风险评估,其后制定个体化安全护理方案。对于需肠内营养支持者,需在进行胃肠功能损伤、胃容积超声评估后,合理设定患者单次鼻饲量,降低呛咳、误吸风险;针对肌无力累及呼吸机需接受机械辅助通气者,则需在护理期间提升手消毒质量,并做好管道护理。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2-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对比
住院期间,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2.2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住院期间,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安全护理,可在积极明确患者临床预后安全风险后,通过针对性护理方案制定及实施,有效规避各类风险诱因,控制患者安全事件风险,实现安全治疗。
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安全护理,对于患者临床治疗预后安全性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周丹圆.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110,120.
[2]陈星,高洪艳.基于个体化的安全护理在大剂量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0):167-168.
[3]徐小梅.安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524-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