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式癌痛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效果和对心理情绪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谢银平
[导读] 探讨癌性疼痛患者选用循证式癌痛护理的价值。
        谢银平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  102442
        摘要: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选用循证式癌痛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50例癌性疼痛患者研究(2019.10~2020.12),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25,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5,选用循证式癌痛护理),统计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结果:(1)疼痛程度:观察组(2.42±0.21分)低于对照组(4.15±0.26分),统计值t=25.8815,P<0.05。(2)心理状态: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值P<0.05。结论:循证式癌痛护理在降低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中可行性较高,亦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关键词:循证式癌痛护理;癌性疼痛;心理情绪;疼痛程度

        癌性疼痛是肿瘤引起的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舒适度,亦可增加其焦虑、失眠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严重者会出现抗拒治疗、轻生的想法[1]。据统计,7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正在经历着癌性疼痛,但给予其规范的疼痛干预可缓解其疼痛程度,提高整体生存质量,但常规护理管理无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展开管理,鉴于此需寻求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循证式癌痛护理可从不同方位入手满足患者需求,为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择2019.10~2020.12收治癌性疼痛患者50例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10~2020.12收治50例癌性疼痛患者按1:1比例分为2组。观察组25例中男/女=13/12,年龄均值(56.52±2.14)岁,病程均值(8.14±1.92)月。对照组25例中男/女=14/11,年龄均值(56.48±2.22)岁,病程均值(8.15±1.82)月,数据统计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其次要协助其进行常规检查,并遵医嘱做好疼痛干预工作,同时按照科室制度进行健康教育及治疗制度等工作,若发现异常需即刻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循证式癌痛护理(1)构建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选择专业性较强的护理人员为组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通过知网、万方等学术性网站检索“肿瘤”、“癌性疼痛”,“护理”等相关词汇,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制定护理计划。(2)制定护理方案:从病情管理、心理疏导、疼痛管理与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护理方案进行优化。(3)护理方案落实:①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针对疼痛可耐受者通过播放音乐、患者聊天、强化病友沟通等方法转移对疼痛注意力,亦可应用热敷、按摩等方法对疼痛部位进行刺激,达到缓解其疼痛的目的,再者可根据患者个人喜好选择观看视频、玩手机、看书等娱乐方法对注意力进行分散;若患者无法耐受其自身疼痛,遵医嘱给予其适量镇痛药物,但用药需遵循定时、定量、阶梯给药的原则,同时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一旦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处理[2-4]。 ②癌性疼痛患者对机体营养消耗较大,因此需结合患者日常饮食喜好合理搭配饮食,指导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同时饮食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但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③护理人员需增加巡视病室次数,通过与患者沟通指导其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同时持续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还可在病室内放置花草、绿植等提高其生存信心及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①参考VAS量表评价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接近10分疼痛程度越低。
        ②参考SAS、SDS量表评价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分值0-100分,得分越接近100分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3项评分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癌性疼痛为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会增加患者生理不适感,还会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不仅需加强药物治疗,还需加强日常护理达到缓解其疼痛程度的目的,使患者以积极的状态配合临床治疗[5]。
        经对比,观察组VAS评分(2.42±0.21分)、SAS评分(38.41±5.51分)、SDS评分(36.41±1.48分)低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循证式癌痛护理不仅可缓解癌症患者疼痛程度,亦可降低其因疼痛产生的心理不适感,分析:循证式癌痛护理作为一种缓解癌性疼痛的方法,可通过学术性网站找到缓解疼痛的方法,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自身经验等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首先需根据患者癌性疼痛特点给予其疼痛疏导方案,其次通过制定饮食方案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在提高其免疫力的同时,增强疼痛耐受性;再者加强健康教育及环境管理,使其明确疼痛缓解方法,在住院治疗及出院后及时采取科学方案管理疼痛,避免其持续作用于机体增加身心不适感。
        综上,循证式癌痛护理在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中发挥重要作用,亦可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赵为敬.循证式癌痛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28-129.
[2]查婧芸.规范化癌痛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7):88-90.
[3]刘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6):130-132.
[4]黄胤,张兰,张迪.对癌痛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0):246-247.
[5]芮爱菊.皮下吗啡泵在肿瘤晚期患者癌性疼痛应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856-4857.
作者简介:谢银平,1982年05月生,籍贯: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女,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压力性损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