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脑梗塞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及其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游林夙,袁财莲
[导读] 探求分析在进行急诊脑梗塞患者护理时

        游林夙,袁财莲
        (分宜县人民医院    江西 分宜    336600)
        摘要:目的:探求分析在进行急诊脑梗塞患者护理时,将急诊优化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将56名我院中收入的急诊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一般资料录入数据库软件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样本量设置为28,按照实验习惯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急诊护理流程方案。在护理完成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肢体功能等多方面数据进行记录,评估两者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各项指标明显更优,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其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对于临床上急诊脑梗塞患者的处理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围溶栓期;护理方案
        
        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脑梗塞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而脑梗塞所导致的脑出血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病症表现[1],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溶栓手术进行治疗。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无论是患者病情本身还是还是手术治疗方案,都会对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早期康复护理主要针对患者溶栓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开展护理工作,尤其是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2]。本次研究探讨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时围溶栓期的护理工作,将结果呈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将56名我院中收入的急诊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一般资料录入数据库软件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样本量设置为28,按照实验习惯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年龄49-67(52.8±7.3)岁,性别样本量为(男;女=15:13);实验组中患者年龄50-69(53.4±5.9)岁,性别样本量为(男;女=14:14);
    本次研究中患者一般资料由我院统计人员记录后录入Excel表格,确认患者资料具有可信度,并且可比性良好后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一般资料可对比性良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将急诊优化护理应用于其中,具体方式如下。
        脑梗死在发病时病情突然并且进展极快,在接诊后3~4分钟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若确定患者脑梗死可以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使患者尽快进入急诊治疗室进行溶栓治疗,医务人员需要制定规范的用药和护理方式,使护理工作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给予患者有效的吸氧支持,做好患者的血压检测和血氧饱和度检测。
        由于脑梗塞疾病的危害性极为明显,并且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情管理,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对于存在焦虑和紧张情绪的患者,一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疏导,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情绪调控,使患者的心态得到改善。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制表格,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价,满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应项目的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实验数据,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SPSS?21.00?For?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工作由我院中相关统计人员开展,T、X2应用于测定患者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  
        2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各项指标明显更优,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急诊护理流程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护理工作在开展时都能够按照实验需求得到设置[3],使患者接受的护理操作均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而对于患者来说,护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所以急诊护理流程中包含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依从性,改善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具有较高的可用价值。除此之外,急诊护理流程在开展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康复训练,故而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护理效果[4]。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其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对于临床上急诊脑梗塞患者的处理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运连,熊念芬,赵萍宇.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89-91.
[2]冯雪连. 卒中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的应用[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01):175-176.
[3]黄小红. 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4):21-22.
[4]肖敏,孙敏,倪媛媛,温瑜,娄娟.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抢救价值分析[J]. 名医,2019,(11):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