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面对新冠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沙艳 李杨洁[通讯作者]
[导读] 研究与分析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中,
       沙艳 李杨洁[通讯作者]
       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 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中,护士对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模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医院中疑似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38例,将其平均随机的划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疑似新冠患者采取常规的感染性疾病科护理方法,另外一个小组采取在常规护理上加入心理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个小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心理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疑似新冠肺炎实行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患者组,其在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之后,患者所产生的心理不良反应概率较低。结论: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中,对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实行护理工作时加入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安抚新冠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能够最大可能性的降低患者心中的心理负担,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中,该心理护理模式是值得被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的。
        关键词:疑似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心理护理模式;感染性疾病科
        
        感染性疾病科室作为医院最重要的科室部门之一,其科室内部的风险是巨大的,传染病的传播路径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疾病,其传播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在医院感染性传染科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来说,他们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疾病带来的各种痛苦和折磨,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在心理方面,该科室的患者也会有着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不幸患上新冠肺炎的患者在接受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的治疗时,心里的压力和负担让患者及其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影响是很不好的,所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对疑似新冠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除了要对患者从生理上进行很好的照料,还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中,护理人员在面对疑似新冠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加入心理护理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的,具体的研究内容与影响效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诊的疑似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共计38例,将38例新冠患者进行随机平均的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两个小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工作模式,其中①组19例疑似新冠患者,将对其在此次研究中采取心理护理工作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男女患者比例为7:12,年龄大小主要分布在15-58岁之间,平均(39.3±2.6)岁;②组的19例疑似新冠患者,对其进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中的常规护理模式,对该组疑似新冠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2:7,年龄大小主要集中在25-47岁之间,平均(31.7)岁。上述两个小组共计38例新冠患者基本资料之间不存在任何统计学意义,在此次研究中是可以进行比较说明的,P>0.05[1]。
        1.2方法
        对此次对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中,①组的19例患者将被采取感染科室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患者进行日常的生命体征指数监测、提供有营养美味的膳食、对病情进行常规监测等[2]。
        对于此次研究中的②组19例疑似新冠患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将对其进行常规感染科室工作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工作模式,由于此次的新型冠状肺炎来势汹汹,让全国人民措不及防,不幸被感染上新冠肺炎的患者内心的心理负担是及其大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更加重视该组疑似新冠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此次研究中的“主角”——新冠患者,进行心理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传染性较强,并且极容易传播出去,所以疑似患者要在医院进行隔离诊断和治疗,这样一来,免不了会给患者内心带来一定的恐慌心理,此时感染科室的护理人员应该在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的基础前提下,对该组疑似新冠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尽可能全方位了解与掌握,了解患者内心的恐慌,并针对每位疑似新冠患者具体的实际状况不同而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开导,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内心的恐惧心理;针对内心感觉到恐惧的疑似新冠患者,医院感染科室的护理人员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为患者分析此次病情的情况与医院医护人员的治疗水平,给患者加油打气,鼓舞患者战胜心中的恐惧心理,与患者一起战胜疾病[3];(二)针对此次研究中年龄较小一些的新冠患者,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借助动画片、玩具等方式来转移疑似新冠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降低心中的害怕,勇敢积极的面对此次病情;对于年龄较大一些的新冠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在保证患者的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给患者提供一些报纸进行阅读,对于症状稍微轻一些的患者,可以让其在一起进行聊天、下棋等,通过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来有效的降低患者之间的恐惧、焦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4]。
        1.3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中两个疑似新冠患者小组之间的数据借助SPSS21.0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
        2.结果
        经过对上述两个小组的比较,具体的比较数据如下列表1所示:
        

        表1  两个疑似新冠患者小组心理分析比较
        3.讨论
        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绝大多数疑似新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都是比较大的,所以这就要求了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对新冠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除了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外,还要注重对新冠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经上述研究表明,对新冠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加入心理护理模式对其产生的治疗效果更佳,在医院中是值得被推广使用的[5]。
        参考文献
        [1]张熠. 心理护理对我国PCI住院患者焦虑情绪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D].吉林大学,2015.
        [2].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5年文题索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21.
        [3]廖盈盈,单年龄,赵莉,曹芳.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效果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06):137-140.
        [4].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3年文题索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1-37.
        [5].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8年文题索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