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莫智君
[导读] 为了分析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莫智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广州    510700
        摘要:目的:为了分析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7—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6)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扭伤发生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6/26)(P<0.05);试验组患者的在愈合时间为(2.23±0.63)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60±0.72)d(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25/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08%(19/26)(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应用
        器械致应激损伤主要是指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使用医疗器械对皮肤或黏膜组织造成损伤。统计显示,大部分压力性损伤主要集中在骶尾部,而医疗器械引起的压力性损伤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和颈部,占医疗器械引起的所有压力性损伤的70%以上。一般来说,术后病人和危重病人由于病情严重、身体虚弱、卧床时间长、运动量少,是器械应激损伤的主要发生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器械应力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器械应力损伤,会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伤害。因此,为了减少器械应激损伤的发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我院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防性护理在ICU设备应激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8年7—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和10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8.26±6.19)岁;试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和9例,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58.02±6.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选取所有患者均为ICU重症患者,并且在临床治疗均使用两种及以上器械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压力性损伤评分均大于等于20分。在研究对象选取过程中排除在ICU病房治疗时间不足1d的患者以及器械接触部位的皮肤有破损的患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遵医嘱使用医疗器械,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卫生,定期为患者整理床铺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等。实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运用Braben量表的评分规则,有效评估医疗器械造成压力性伤害的风险[1]。护理人员根据医疗器械种类和可能发生压疮的部位,分析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及后续治疗过程,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关政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二是对护理人员进行设备应激损伤培训,使护理人员深入了解设备应激损伤的原因、危害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设备应激损伤护理的重视程度,掌握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2]。此外,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治疗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器械型号。护理人员应每天至少检查两次患者的皮肤部位。如果发现患者皮肤发红,或服用增压药后出现水肿,应注意患者很可能有机械应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的这些症状。此外,患者的皮肤应保持干燥和清洁[3]。擦洗患者皮肤时,应使用软毛巾,并使用适当的皮肤保护剂。在使用医疗器械治疗患者时,要注意定期更换医疗器械的位置,保证医疗器械的平均压力分布,避免同一位置长期受压。第四,护理人员还应在适当的情况下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器械应激损伤的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更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

五是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引导患者进行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降低机械应力损伤的发生率[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扭伤发生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6/26)(P<0.05);试验组患者的在愈合时间为(2.23±0.63)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60±0.72)d(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25/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08%(19/26)(P<0.05)。
        3讨论
        装置性应激损伤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设备应激损伤的因素包括皮肤微环境、营养状况和血流状况。机械应力损伤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延缓患者的康复[5]。对2240例ICU危重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43.5%的ICU患者有机械应力损伤。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ICU患者动弹不得,缺乏有效运动,血液循环不良;二是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差,身体抵抗力弱;三是,ICU患者在医疗器械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器械的作用和服用镇静剂等相关药物[6],往往身体抵抗力较差。因此,对于ICU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预防器械应力损伤的发生。预防性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强调在不良事件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7]。本文将预防措施合理应用于我院ICU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对患者器械应激损伤的风险评估及相关预防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患者器械应激损伤的概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应激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应激性损伤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结论
        总之,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减轻患者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婷婷,周尧英,楼丹,章雷钢.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12):1606-1610.
        [2]邓美洁,顾颖,李伟人.基于德尔菲法的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问卷研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07):588-591+637.
        [3]韦柳珍.预防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方法及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123+141.
        [4]卫晓静,闫凡,景孟娟,李黎明,王志霞.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01):45-50.
        [5]刘小娟,周婉仪,叶飞珍,刁金连,彭丹.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98-100.
        [6]苏国萍.浅析ICU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9,5(27):172-173.
        [7]农礼荣,邓意忠,黄庆萍,杨凤玲,林家辉.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3):15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