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娣
安徽省凤阳县周圩学校 安徽凤阳 233100
摘要: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立足特定的生活大环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将真实生活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作文生活化教学突出小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性,激发小学生写作的自主能动性,鼓励小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允许学生去观察生活现象、农村新气象,让作文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将各个写作环节有机衔接起来,让小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认知、感悟和反思生活,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之中。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
引言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结合农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教学意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习与生活相连接起来,通过学生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观察,完成一个真实的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写作,敢于用写作的方式去抒发自己的感情。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利用好每一篇文章,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能够得到积累,写作水平也能得到提高。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学生用来写作的素材,但是这些元素往往都会被学生所忽视,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只有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事物的美好,才能写出让他人感到美的文章。品读文学大家的一篇篇著作,如果没有设身处地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怎么能够在文章中表达出情真意切的感情?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帮助学生写作,要教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素材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做到留真情、讲事实,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自由倾诉自己的心情,讲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自己此时内心的感受,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通过生活的体验,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文章更加真实亲切。
二、当代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就是要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观点进行自由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严重,总是想要走捷径,不关注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而是让学生对各种模范作文死记硬背,学生没有在日常学习中进行有效的作文练习,只知道进行对作文的模仿背诵,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无法实现对生活情境的有效写作表达。
三、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
(一)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决定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小学生就难以有效地理解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在教学之前,教师应提前告知小学生写作命题,给小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感悟命题,带着任务去观察生活中的事与物,积累真实有效的写作素材;教师也应根据教学需求,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激励情景或实践情景,创建适宜的生活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吸引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初中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素材,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可以言之有物,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引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命题指导生活化
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学生创作思维的发展。然而,传统作文命题多程式化,限制了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发散。教师不应拘泥于教科书的作文命题,应结合农村生活实际,从小学生日常接触的事与物中筛选命题材料,让小学生写之有物,写之有情。如,在秋收季节,教师可安排小学生尝试写作《农忙》,引导小学生将农忙季节的所见所感深刻而具体地呈现出来。命题作文无法顾及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小学生在写作中难以自由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话题作文或自拟题目等命题方式,为小学生提供更广的写作空间。此外,小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写作都需要教师的跟进和指导,这样才不会半途而废。所以,教师需从小学生的写作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语言创造和组织能力。
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优化途径
(一)教师进行作文生活化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勤加练习,注重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能够认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但是只是局限在对一些课本和辅导书的素材积累,不能与实际生活进行很好的契合。句子虽然华美,但是在写作中应用却存在一定的困难。[7]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物进行细致观察,例如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笔记本,在上学的途中或者玩耍的过程中记录家乡的变化,比如冬天是什么样子、春天是什么样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处于不同职位的人进行观察,以这样的方式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素材本身就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生活素材才能够流畅地表露出真情实感。
(一)结合语文作文要求,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总是习惯淡化对作文的教学,一味关注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没有形成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写作有着极大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学生可以有感而发,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适应现代作文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改变传统单一的作文教学方式,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结合农村实际生活开展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引入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写作练习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积极进行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好地积累各种素材,有效填补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空白,形成学生独特的写作特点
结束语
小学生作文水平提升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需转变教学思路,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教学方式,利用农村特有的环境开展作文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生在体验生活情趣的同时,积累具有浓厚农村气息的素材,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写作训练,从而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与突破。
参考文献
[1]许山秀.基于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9(34):80-81.
[2]宗婷.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N].语言文字报,2019-08-23(004).
[3]刘静.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9(S1):168.
[4]王洋.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17.
[5]梁美芳.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