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瑶
乐清市天成幼儿园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时期,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此幼儿实践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内容,处于这个时期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智力发展较快,因此针对幼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良好的劳动习惯,应该是幼儿从小养成的本篇文章,从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通过哪种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劳动习惯;培养策略
现阶段,很多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水平较高,因此处于优越环境下的幼儿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意识。一些家长过于注重幼儿的识字和学习,忽视了其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力培养,导致很多幼儿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听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家庭的孩子参加劳动的时一间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孩子每日平均劳动时间为1.5分钟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英国为36分钟法国为30分钟日本为24分钟。这些调查数据充分反映出我国孩子参加劳动的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
一、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劳动习惯
(一)开展区域活动,激发劳动兴趣
很多家庭中幼儿的事情都是家人一手包办的,因此孩子很多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进入集体生活中出现了强烈的不适应感,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自我服务习惯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例如娃娃家去提供给幼儿娃娃的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口罩,手套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帮助娃娃穿衣服梳辫子锻炼自身的劳动意识。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会不知不觉的爱上劳动。再比如表演的过程中提供给幼儿动物的服饰,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帮助同伴穿衣服带头饰这样有趣的生活内容能够启发幼儿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在提升幼儿表演能力的同时也起到了培养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作用。
(二)创设生活特色区,营造劳动氛围
模仿是每一个幼儿所具备的天性。低年龄的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比如,洗衣服,做饭等内容现实生活中家长,出于保护目的,很少会让幼儿接触这些劳动。幼儿园为了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望。在园区内设置了具有家乡特色的农家庭院,仿真了生活中的物品,让幼儿在情景化的环境中模仿成人的劳动,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比如在洗衣房中幼儿可以通过洗衣折叠靓衣的过程掌握这项技巧,同时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洗菜切东西也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但在家庭生活中一些家长不会让孩子接触的有危险的刀具。幼儿园中,为了让孩子体会到这些活动的乐趣创建了快乐,小厨房为幼儿配备了安全的锯齿刀,可以让幼儿全方位地感受到做菜的乐趣,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分享食物和集体合作的快乐,劳动的过程中幼儿洗菜切东西也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但在家庭生活中一些家长不会让孩子接触到我有危险的刀具幼儿园中,为了让孩子体会到这些活动的乐趣创建了快乐,小厨房为幼儿配备了安全的锯齿刀,可以让幼儿全方位地感受到做菜的乐趣,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分享食物和集体合作的快乐,劳动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肌肉的灵活性,充分唤起劳动的意识和乐趣。
(三)培养劳动习惯,提供劳动机会
让幼儿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要在日常活动中不断进行实践,因此幼儿园教育中,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融入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例如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演唱,我爱劳动我光荣等类似的歌曲。从歌曲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语言活动中,可以讲述一些劳动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到劳动最光荣,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达到教育幼儿热爱劳动的目的。
二、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劳动参与者
(一)利用节日,进行体验教育
为了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深刻的认识,要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劳动人民充分认识,激发其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珍惜劳动成果。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举办于五一劳动节相关的活动。比如小班中可以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捡垃圾中班开展我为集体做事情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为班级做一件事情,大班开展小记者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对身边人的采访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苦。春节来临,之前幼儿园中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除尘活动给每一个幼儿分配任务,负责擦洗班级门窗,擦洗桌椅,打扫地面卫生等。幼儿在这样的劳动活动中亲身体验增强,对劳动充满了乐趣,也达到了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目的。
(二)巧当值日生,服务他人
幼儿园中,多个幼儿组成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中,每一个幼儿都有劳动的义务。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自主服务能力和沟通意识,因此在开展劳动方面十分自觉。为了让幼儿充分认识到自身重要性,在大家庭中发挥作用,可以在和幼儿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幼儿的值日项目。如:倒垃圾、扫地、收拾玩具、整理书本等,这些工作都是幼儿利索能力的。以轮流的方式,每天由不同组的幼儿担任值日生,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为班级出一份力。值日生墙的创立,激发了幼儿爱劳动的美德,为幼儿能够发挥生活能力提供了机会,让幼儿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在能力提升的同时,学会感恩,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三)开辟菜园,带领幼儿品尝成果
基于幼儿对劳动教育的内容了解不充分,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学习相关的内容,让劳动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园中可以为幼儿开辟一片菜园,让幼儿有机会亲自动手参与种植活动。例如幼儿们种植的“樱桃萝卜旅行记”。幼儿们带着好奇心来到空中菜园,他们卷起袖子,准备开始种植樱桃萝卜。选好需要的工具后,松松土,轻轻地挖一个小坑,然后细心地把樱桃萝卜种子放进去。接下来的几周,他们每周都会去给樱桃萝卜浇水、施肥。慢慢地,樱桃萝卜发芽了,长大了。当它收获的那一天,幼儿们都很开心,他们轻轻地把樱桃萝卜从土里拔了出来,细心地观察它的形状。他们把樱桃萝卜清洗干净后拿到“快乐厨房”,做成了美味的食物,品尝着自己种的萝卜,幼儿们都非常开心,实现了“光盘行动”。幼儿通过全程参与,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他们更加懂得珍惜食物,珍惜劳动成果。
三、家园配合中提高幼儿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中显示,极大部分家长认为让幼儿“分担”家务,就是在进行劳动教育。很多家长不能准确认识到家庭劳动教育对幼儿德智体美劳整体发展健康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对家务劳动教育中父母教育行为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家务劳动教育是由一些父母提供的,占总人口的69.74%,通过语言教授或让幼儿观察成年人的劳动的行为从而进行劳动教育,超过一半的父母没有给予他们的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有21.05%的家长采取孩子操作家长一旁指导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另外,仅有94.7%的家长能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琢磨。因此在很多时候,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剥夺了幼儿劳动的机会。
(一)转变家长观念,增强劳动意识
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劳动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中积极举办了家长学校这一活动,向家长宣传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举办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讲座和座谈会的方式为家长讲述劳动的案例,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比如一些孩子成绩十分优异,但缺乏自理和生活能力,因此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最终只能退学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尽量去学。还可以通过组织家园沟通桥梁,家庭劳动我能行的活动,让家长记录幼儿在家服务的情况幼儿园中,每周进行总结通过设置光荣榜的形式,鼓励劳动有所进步的幼儿,当家长和幼儿积极参与到家长学校活动形式中,家长收获了科学的育儿经验,并掌握了劳动教育理论。具备相关知识的家长,能够配合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在培养幼儿劳动习惯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完善沟通方式,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幼儿年龄小,模仿性强,要坚持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让幼儿担当“卫生监督员”“劳动小组长”,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和家长一起扫地、擦桌子。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持之以恒地完成劳动任务。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实践劳动,如春天为花草树木浇水、施肥,与幼儿一同观赏植物的成长变化,感受劳动后的丰收硕果;秋天到公园捡落叶,让幼儿欣赏到落叶的美景,也能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好奇心,更会使幼儿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另外,也可带领孩子到敬老院看望老爷爷、老奶奶,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送水、敲背等,让幼儿体会到劳动不只有辛苦的汗水,同样也会得到甜美的笑容和感恩的心。在家长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很多本领,增强了自己的体质,感悟到劳动给自己带来快乐,更会带给别人欢乐。作为家长,也会加深培养幼儿劳动的意识。
(三)举行亲子活动,获得劳动成就感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沟通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我园在每次活动中都邀请家长参与。比如中班举行劳动技能比赛,要求幼儿帮助家长穿衣服、穿鞋子,家长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积极性,也培养了幼儿的良性竞争意识。大班举行自助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做美食。幼儿通过清洗食材、切食材、拼摆食材造型等,不仅尝到美味的佳肴,更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父母的不容易,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植树节”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挖坑、种树、松土、浇水,虽然每次幼儿们的小脸会弄得脏兮兮的,但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成功,使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也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方式和成效,对提高家长的劳动意识有很大地促进作用,从而坚定了家长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信心。家长的参与无形中推动了幼儿园的劳动工作,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品德习惯的方式有很多,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对幼儿严格要求才能锻炼幼儿的劳动习惯,使之成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且终身受益。幼儿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了让幼儿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格,幼儿教育中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充分融合,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意识,完善幼儿教育和生活的融合,确保幼儿的健康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孟芝琴.浅谈幼儿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J].科学咨询,2015(17):27.
[2]葛敏珍.新课改理念下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0):33.
[3]郎玉静.素质教育应从小培养幼儿劳动习惯[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0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