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开展幼儿科学小游戏活动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白锦福
[导读]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锦福
        吉林省集安市朝鲜族学校 吉林 集安134200
        摘要: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小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进,目前,教育越来越以孩子的兴趣为教学的基础,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玩游戏就是大部分幼儿的兴趣所在。因此,科学小游戏有效地将游戏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极大兴趣,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开展幼儿科学小游戏活动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活动;科学活动
一、精心设计科学小游戏活动的内容
        幼儿科学小游戏的设计,既要切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又要生动、有趣味。
        比如,可以创设情境游戏。在一个晴朗的中午,阳光明媚,太阳直直地照射在地面上,可以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场地宽阔的操场,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开展“影子找朋友”游戏,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教师引导幼儿在一步一步的动作中发现:人站的位置不同,随着人的位置移动,人的影子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影子像是黏在了人的脚底下。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影子的追逐比赛——踩影子,有的孩子还故意做出了奇怪的动作,摆出独特的造型,观察影子的变化。
        在活动中根据幼儿不同的疑惑和兴趣.适当进行启发,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在设计幼时中要尽量考虑幼儿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的连续性,要有感官和认知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幼儿从观察引发思考, 再找出问题答案。
         二、在游戏活动开展时充分给予幼儿动手机会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引导幼儿探索事物的主动性是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通过不同程度的看、摸、闻,进行比较和鉴别,在对事物属性的感知中让幼儿了解相关的知识,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科学活动的程序和方法,不断培养其成就感。
        比如,在开展科学探究小游戏活动《浮与沉》中,需要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比如钥匙、小木块、玻璃球、夹子、海绵、橡皮擦等等,先让孩子们预测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上来,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多彩,但是问到原因,却都说不出口。于是,带着猜测和怀疑,孩子们开始了实验测试,将物品依次丢进水箱里,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是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并且做好记录。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还自己找了身边的其它材料丢到水箱里,做了实验拓展。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自己主动去思考,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沉下去,为什么那些东西会浮起来。同时,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兴趣,老师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自己制作材料来进行试验,比如废旧的牛奶罐、塑料瓶等等。这些自制的游戏材料既符合幼儿探究的特点,又能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还能帮助他们树立环保节约的意识,让游戏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到沉浮的“秘密”。


        幼儿对于科学小游戏的兴趣离不开对游戏材料的摆弄、操作,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及时的教学策略变化,充分给予孩子动手的机会,要能帮助幼儿丰富科学理论知识,把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渗透。
三、灵活变动科学小游戏活动的层次
        幼儿的科学活动设计要根据小班、中班、大班教学目标的不同,对科学小游戏活动设置不同的层次,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幼儿动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活动具备系列性、渐进性、探究性的特点。、活动的设计按照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
        比如,《认识颜色》的科学小游戏活动,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计划好: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只限于对红球、绿球、黑球的认识;而对于中班来说要把球的颜色推广到课桌、玩具等相同颜色物体的寻找上;最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老师则要引导孩子学会使用调色板,并且能够自己调出不同的预色,使活动的认识、感知、运用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
        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都是具有主体差异性的,尤其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不同的,因此,科学小游戏的设计也不能相同,而是要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合理规划。
四、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活动能力
        在幼儿园科学小游戏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区别分类能力、动手测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科学教育教学的目的。老师要在活动中指导和帮助幼儿经历各种有趣的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制作,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感受科学实验的神奇。
        比如,在科学小游戏活动《有趣的泡泡》中,老师教孩子们用肥皂、洗洁净调制泡泡水来吹泡泡,探究不同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否相同。在自主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发现结果,还动手画出了泡泡的形状,最后发现:无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在老师的适度指导下,孩子们最终找到了泡泡的“秘密”。
        这一过程说明,一个好的科学小游戏,应当可以提升孩子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学会观察、思考、动手与交流交往等等。
         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是多方面的,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老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教学。而科学小游戏的活动开展,让科学探究变得游戏化,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用自己的行动去发现、创造,充满激情地学习、探究,让科学探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游戏,融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从中收获喜悦,收获快乐。只要这样,幼儿的教育质量一定会逐渐提高,优质的教育活动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海峰.幼儿园科学小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49+51.
        [2]刘洪娟.谈幼儿园科学游戏化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62.
        [3]董跃.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3(1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