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小学校
摘要:现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师需要跟随教育的发展进行教育思想的变革和教育方法的更新。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应该学习的基础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承担教师的责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活跃自己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育策略
在素质教育兴盛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道德与法治这一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学科,自然越来越受到关注。初中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当然要意识到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改革需求,探索多样化、科学、有趣的教育方法,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自己的教育,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综合发展。
一、下功夫引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多种教育环节中,课程导入是学生认真学习整体课程知识最有效的环节。因此,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师应关注这一教育环节,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与世界紧密相连”的知识时,笔者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课程,教学一开始,就对学生说“大家知道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例子吗?”。在笔者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认真思考,谈到关于自己知道的事情,学生举出的例子非常多样。学生在表达中,已经产生了足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给学生做了这一节知识的具体说明。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不仅认真听笔者的讲解,还能以积极的态度回答笔者的问题,笔者的整节课都很顺利。例如,在教授的“建设法治中国”课程中,笔者在课堂上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探讨了法律的重要性。由于能与同龄人交流,学生积极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讨论内容。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请学生讲讨论结果,承认他们结果的正确部分,对他们讨论结果的错误部分提出合理的建议。在评价学生讨论的结果后,笔者开始了这一节的知识教育。学生通过讨论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对法治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可以认真听取笔者的讲解。
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更生动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下一课的知识,为教师整个课程奠定基础。
二、结合实际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配合实际生活教育学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创新改变生活”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创新改变人们生活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教育中引入了生活要素。具体课上,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买东西是怎么买的?”学生声称带着人民币去附近的百货商店买。笔者接着说:“那么,现在人们买东西是怎么买的呢?”学生纷纷在网上购物,表示送货员会直接送货。然后,笔者对学生说:“请想想这个网上购物的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多方便。”学生在笔者的问题引导下深入思考,从时间、购物多样性等多方面说,这种网上购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其次,导入了共享自行车、共享宝物、在线租赁汽车、代驾等措施,向学生详细说明了这些事情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性。笔者举出的例子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可以认真听取笔者的说明,更好地理解了创新改变生活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再者,在教授“生活在民主国家”的知识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举村长选举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这个例子理解我国的民主性,让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也就是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配合实际生活教育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对学生来说,气氛非常重要,良好的气氛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笔者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例如,平时作为朋友与学生交往,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诉笔者,让学生倾听笔者的建议,积极修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加顺利。当然,在教育开始前,笔者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请学生讲述预习过程中遇到的比较难的知识点,笔者将这些难点知识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详细说明学生,使笔者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笔者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时,引进了各种关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小游戏,使学生能够参加小游戏。笔者也参加小游戏,与学生一起完成游戏。这种方法使学生和笔者能够相互加深了解,学生以笔者为朋友,亲近笔者,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听笔者讲课。当然,在上课的时候,笔者会尽量保持语言的有趣性,尽量保持幽默,夸奖班级的学生,让学生觉得笔者是个亲切的教师,用笔者的语言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更加轻松。当然,上完课后,笔者作为朋友和班里的学生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不了解的地方。笔者会切实教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这一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也就是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多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想听教师的讲解,能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延续文化血脉”的知识时,笔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开展了“宣传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指导各组选择并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根据各组自己的选择方向,深入理解这种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以组为单位花时间来宣传这种传统文化。因为这个实践活动比理论知识的讲解有趣,所以学生参加这个实践活动的热情很高。每个小组都可以积极讨论,积极准备宣传传统文化。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不仅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而且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文化信心。在教授“多彩的职业”这一知识时,笔者开展了“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深入理解,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演绎成职业人士,使学生能够向班上的其他学生讲述自己必须做的职业、意义等。这种角色扮演方法很有趣,学生可以用积极的态度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有良好的目标,而且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也就是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重视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关注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理解新课程改革内容,以此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思考[J].智力,2018(32).
[2]高玉玲.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8(19).
[3]郑晴晴.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5).
[4]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