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杨春
[导读] 高中生物学是中学时代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以生命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杨春
        新疆阜康市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生物学是中学时代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以生命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生物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它设计生物学实验或生物学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学课堂的“以生命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运用
        在新教科书课程的制定目标中,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能力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卢梭认为,“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各种活动,并通过与生活的现实联系来获得直接的经验。” 关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概念之一。这说明我们的一线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活,从教材转向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以生命为导向的教学,以鼓励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我将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1.更新教学观念,为生活化教学奠定基础
        如今,大多数高中教师都接受了应试教育模式的培训,参加教育工作后,他们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制约,仍然按照应试教育开展教学活动。导向的教育模式必须要作出调整和改变。在新的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下,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更新个人的教育理念,为在生活中尤其是在思想准备方面实施生物学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生物教学模式是一种轻松而自由的学习模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能够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就我们所学的任何知识而言,它都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生物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体现的特点是以人为本,教科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接近实际生活。教学重点是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社会热点话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例如艾滋病,非典和基因改造。我们周围发生的这些事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价值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抓住时机在课堂上介绍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理解和思考,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担当意识。
        2.联系生活热点,创建问题场景
        学习的最佳刺激是对学习情景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创造出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对学生熟悉或感兴趣,并有助于激发其认知能力的进步,从而激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力,增强其的情感体验,并帮助他们从真实环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述人和动物的三种主要营养素的代谢时,它可以与减肥的现实科学主题联系起来:因为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合理的减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有一种非常流行的阿特金减肥方法。减肥的人不需要增加运动,只需要以蛋白质为主要饮食,辅以脂质,就不需要摄取或仅摄取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实验证明,绝大多数减肥者可以在一个月内成功减肥约5公斤。但是,专家指出,这种减肥方法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目前,最科学的减肥方法是均衡营养,少食和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可以设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情况。如果吃高糖食物为什么容易发胖?阿特金减肥者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专家认为这会增加人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即使减肥,也必须营养均衡。为什么要使用有氧运动代替无氧运动来减肥?通过创建这种面向生活和社会化的问题状况,所有有关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代谢以及细胞呼吸的知识都已包括在内。使学生不仅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感到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学到了一些东西,并体验了知识应用的乐趣,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其中进行更多的观察,发现和思考。平时的知识和自学能力。由此可见,生物科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实施生物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有很大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并应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实现生物学教学的生命,从而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创造生活学习环境
        学习情境的创造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加合理和贴切的导入,这可以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开端。生物学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已经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和灵活的分析能力。通过植入真实的环境,学生可以熟悉的认知尽快适应知识点,并在课堂上集中精神。情境教学的可显示方式也非常丰富:教师可以结合使用图片和文字,视频,网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导入。情境材料的选择应该能够对学生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同时,它也要与学生的认知思维范围相一致。
        例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中,老师使用模拟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胚胎从母亲形成:细胞分裂—生长发育—分娩的过程。学生们都感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并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人忍不住叹了口气:“很难相信这么复杂的人是这么小的细胞分裂的结果。”栩栩如生的处境使学生感到新颖和有趣,然后可以放手思考并迅速投入。
        3.使用生活隐喻,将抽象变成具体
        高中生物学有很多抽象而深刻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适当的生活经历,并形成巧妙的隐喻,以使抽象知识可视化,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从而减少认知难度,激活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酶浓度和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中,可以将酶和反应物分别与卡车和货物进行比较,然后可以将酶促反应率与效率进行比较。在其他条件合适且运输工具的数量(酶浓度)确定的情况下,如果货物的数量(反应物的浓度)低于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则运输效率(酶促反应速率)会发生变化与货物(反应物)的数量有关浓度)增加并加快;但是当货物的数量(反应物的浓度)高于运输车辆的承载能力时,受运输车辆的数量(酶的数量)的限制,货物的运输效率(酶促反应速率)将不再增加;在足够的货物(反应物)和其他合适的条件下,货物的运输效率(酶反应速率)与运输工具的数量(酶浓度)成正比。使用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隐喻,学生可以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4.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有效素材之一。除了把生活状况之外引入课堂教学之外,还应验证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并将其用于生活中,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生物学课外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并为将来为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准备多种形式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些形式可以基于学生的个人调查或小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练习能力,笔者还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学习渠道。
        例如,当学习过敏症时,笔者要求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一些学生拜访了课外患有荨麻疹的邻居。当时,邻居说:治疗是用裹在布上的油炸米糠完成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荨麻疹是过敏性的,油炸麸皮无法治愈。通过这些调查和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扩展。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是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现之一。高中生物学教师应从观念到方法全面变革,引导课堂教学遵循人性化教育的宗旨,升华科学探究的意义,根据人格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打造生活型、新颖型学习模式,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丹.高中生生物教学生活化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01):167-167.
        2.黄淑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祖国,2017,(8):269-269.
        3.靳晏.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考试周刊,2018,(009):159-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