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翟乃浩
[导读] 时代的变化也会带动教育的发展,在以创新、科技等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
        翟乃浩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邮编:255100
        摘要:时代的变化也会带动教育的发展,在以创新、科技等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素质,是学生解决问题水平的综合体现。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与信息技术的接触越来越广泛,但是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却并不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信息素养成长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学科的目标等因素来创新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素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追求,只有对获取新鲜知识、解决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行动起来,逐渐获得扎实的信息技术。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教师要结合初中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乐于主动去学习。
        比如,在教学“app组件的设计”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采取了游戏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这种游戏很快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纷纷帮助教师进行游戏,全班学生一起完成了通关挑战。在一番游戏之后,笔者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顺利过关,需要有哪些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了各种想法。接着,笔者再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个游戏的设计人员,你需要准备好哪些材料或者说怎样才能够做出这个游戏?”这样,在学生学习兴趣旺盛的前提下,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动机会更加强烈,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获取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处理信息时更加高效,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着忽视的问题,认为只需要简单地练习就可以学好信息技术,这种态度导致了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去检验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用算法高效寻找问题答案”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在给学生布置了相关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目的展开练习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项额外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编程之前首先制作出思维导图,之后再根据思维导图中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设计具体的算法。算法编程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但是初中学生在这方面是十分薄弱的,一边编程一边想的方式取得的效率并不理想。而让学生事前制作好思维导图,将编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信息陈列出来,按照合理的步骤再去编程,学生的编程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明显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此外,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课、记笔记、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加强实践活动性教学
        信息素养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学生带入到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性质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整个过程。
        比如,在教学“探究图像的表现艺术”这一单元的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图像设计活动。学生需要以小组的方式来参与活动,每个小组要首先确定好自己小组的主题,包含地震、地貌、雾霾、地理资源、动物等等多种方面的,在确定好了主题之后,学生就要进行实践操作,去网络上搜集需要的资源,并且利用软件去处理资源,制作出想要表达的作品。这样,通过让学生去进行实践创造,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有助于学生在信息素养上的有效发展。
        本文针对基于信息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充足的耐心和信心,尊重并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并且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天骄.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曹萌.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