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林琼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21世纪的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林琼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凤卧镇红军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21世纪的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知识经济时代加剧了人才的智力竞争,各行各业开始表现出越来越专业的精神。在这方面,教育变得越来越明显,已成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国家繁荣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小学教育改革也已经开始。信息技术学科调整了教育目标,以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可以为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铺平道路,并且为将来的所有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信息素养发展的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师是领导者,需要结合实践和理论,为学生提供知识,并通过知识的传播,全面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整合能力。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关键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知识转移,从提供学习方法,情感渗透,智力发展,知识扩展等开始,详细讨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方面方式和方法。
        1.增加课程的重要性
        尽管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育背景,但学习的主线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和学校过多地关注参加所谓的核心科目考试,例如数学和语文,因此,忽略了学生的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信息技术。由于未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因此没有认真对待,并且大多数学校仅提供应对考试的课程。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理解,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过于简单,许多学生已经学会了操作方法,但对学习的热情不高。一些学生甚至将游戏放到学校并私下安装在教学计算机上。他们没有将重点放在学习上,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在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入分析后,发现了针对性的策略。
        例如:在教学“了解计算机”时,笔者跳出了教科书的局限,熟悉了材料,制作了幻灯片,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内容简单且易于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制作短动画的过程。笔者以学生最喜欢的动画为起点,简要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动画创作领域的应用。然后,笔者告诉学生,其中包括几张创意海报,笔者对Photoshop和其他工具的简短描述,以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们解释了学习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学习使用的高商业价值。这些内容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技术是非常有益的,对未来的就业有利,而且就业前景广阔,因此学生将重点放在了信息技术课程上。
        2.按照“寓教于乐”的概念发展学生的信息技能
        小学作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信息技术学科以及相关技能和知识发展的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反映了他们是否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换和检索,并开发其信息编辑和互联网功能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起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使用互联网来应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这是发展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目标。本文认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认知水平则决定了只有娱乐性教育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生组装机器很难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来确保教学效果,类似于金山打字的打字游戏软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玩游戏,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可以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来搜索信息。

在本文中,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发展这种能力的最重要方面。教师除了进行基础教学外,还必须积极加强小学生对内容的搜索,以便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热情。另外,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最显着的表现之一就是信息技术互动性的优势,各种通讯软件的应用已经普及,教育小学生在通讯中使用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教师应专注于如何使用适合儿童在线聊天的特殊软件来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技能,以确保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在课堂上运用实践学习法教学,扩展学习方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接收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但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操作和知识教学,以便学生可以通过探索知识来学习学习方法。
        例如:在“保持精彩的互联网”的课程教学中,学生首先需要学习从Internet下载文本、图片和网页,在计算机上显示黄河上游植被大规模破坏和黄河洪水的照片。其次,学生需要下载并保存与黄河有关的文字照片和网页。最后,将其内容发送给一个好朋友。在这些任务中,我希望学生展示操作的进度,但首先要让学生观察我提供的“微型课程”或教科书的内容,记录不了解的内容,并首先讨论问题。如果小组讨论后问题仍未解决,小组负责人将向我提出。最后,我将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演示。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学习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技能。
        4.注意教学的及时性和实用性
        信息技术是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学时应多注意时间。除要求学校配置使用最广泛的Win7系统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复习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完全删除旧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和其他办公软件的最新版本进行教学。内容是教给学生的,为了有效地减轻学习乏味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中包含一些计算机开发历史记录,以便学生扩展知识,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效果。在这里,笔者提供了Powerpoint的教育示例:在教授软件之前,笔者首先使用课程程序向学生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功能,并多次演示,总结了Powerpoint的相关功能,详细说明了分类。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这款软件实用性的信心,笔者将计算机课程研究与学生的核心科目(例如语文和数学)联系在一起,并在课后进行整合,例如允许学生使用Powerpoint讲当天的语文。内容由带有图片和文字的幻灯片组成,要点用不同的颜色标记,这可以用作将来考试的材料。这不仅使学生能够学习如何管理软件,而且还可以概述电子表格和注释过程中的其他内容。这样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并促使学生逐渐了解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简而言之,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感知、能力和道德三个层次,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可以从广义上反映这一点。因此,在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密切注意信息素养教学的过程,以确保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遵照.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才智,2018(27):187.
        [2]夏明国.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9-11.
        [3]陶赏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97-98+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