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利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一中学131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初中校园教学一贯沿用传统“灌溉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出现显著效果,初中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较低的同时,知识学习的质量、效率也大打折扣。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教育不断发展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育教学,使初中生在更为熟悉的生活氛围下进行生物知识学习,进而促进初中生生物知识理解,保障初中生生物学习成绩能够稳步提高。
关键词:教师;初中生;生物知识;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即为教师以初中生最为熟悉的生活事物、事例作为教学载体,将生物知识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初中生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优势,不断提升初中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亲和力。但由于现阶段内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手段,致使初中生物的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对此,教师应及时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通过不断丰富生活化教学方式来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开展及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初中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快速增强。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构成
(一)生活视频教学
较传统课堂的生物教学而言,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难以有效降低生物知识所具有的抽象性。生活视频教学是指教师以视频观看的形式代替枯燥的板书文字,既可以赋予生物知识具体感,还可以在更加鲜明的影响观看中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感知,最大程度优化课堂学习氛围。
(二)生活案例教学
生物知识是生活事物、现象理论化的呈现,教师单纯进行知识讲解难以让初中生对此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生活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以具体的生活事物作为教学依据,以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事物分析,使教学内容有据可依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初中生对于案例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生物知识的高效掌握。
(三)生活拓展教学
生物知识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初中生仅学习书本知识易导致自身思维呈现片面化发展,且生物基础难以牢固。生活拓展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客观存在的优秀生物书籍、影像作为教学素材,带领初中生以阅读、观看的形式进行学习,既可以扩大初中生的生物知识学习范围,还可以促进初中生更加全面的生物素养成长。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手段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生活视频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作为影响初中生知识学习的一大主导因素,它主要表现在初中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高效的学习质量。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较为乏味的知识讲解加以较为抽象的生物知识,一度降低了初中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兴趣。教师使用生活视频教学不仅可以在绘声绘色影音观看中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以更加清晰、鲜明的方式带领初中生观看现阶段的具体生物知识,进而促进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哺乳动物”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带领初中生观看有关该课程的教学视频。哺乳动物是指有毛发、大部分由母胎生育并以乳腺进行哺育成长的生物。教师可以为初中生展示较为熟知的哺乳动物,如小狗、斑马、熊猫、狐狸、北极熊等等。“同学们,通过这些动物形象的观看老师有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点有哪些呢”教师结合哺乳动物形象提出问题。一名初中生表示:“老师我知道,是胎生、哺乳、恒温”。“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哺乳动物作为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与我们人类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在讲解哺乳动物方面的知识点时,还可以结合以往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等各种动物形象进行对比讲解,使初中生形成明显认知的同时,还可以巩固以往的知识所学。在生活视频教学中,教师以生动的影像观看代替枯燥的文字讲解,可以初中生留下更加深刻的观看印象,进而在绘声绘色的影像氛围下逐步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生活案例教学中增强理解能力
生物知识的抽象性造就了该学科学习的困难性,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了初中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状态较差、理解程度较低。教师运用生活案例教学进行生物知识讲解,不仅可以促进初中生对于现阶段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有效改善初中生的学习状态,使其在更为直接的生物案例分析中促进现阶段的知识掌握,进而实现理解和能力的增强。
例如:教师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案例为小狗见到主人的前后动作过程,“同学们,小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这个案例中,小狗在跑动结束后它很热所以会吐舌头散热,这种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那么哪位同学可以简单谈一下小狗身上的其他行为呢”教师结合案例提出问题。一名初中生思考后表示:“老师,狗狗在陌生的环境下会保持很高的警惕性,它的警觉性就是先天性行为”。另一名初中生进行补充:“老师,狗狗漏出肚子也属于先天性行为,因为它只有在自身认为安全的环境下才会这样做”。“大家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哪些行为属于小狗的学习行为呢”教师再度提出问题。“老师,‘握手’、‘站立行走’这些都属于学习性行为,这些能力都是后天学习才掌握的”。教师以生活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不仅可以告知初中生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小学生集思广益,在彼此交流中共同探讨动物身上所出现的种种行为,进而增强初中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在生活拓展教学中丰富知识掌握
全面的生物思维需要充足的生物知识作为支撑,这也意味着教师务必要丰富初中生的知识掌握,使其能够在更加广泛的生物知识学习中不断扩大知识积累。教师进行生活拓展教学其旨在利用与教材存在一定联系的非教材知识进行教导,既可以拓宽初中生的生物知识获取渠道,还可以扩大初中生的生物知识掌握,促进其更加全面生物知识的学习吸收,从而塑造初中生更为夯实的生物基础与更为完善的生物思维。
例如:教师带领初中生观看生物记录影片。如《哺乳类全传》,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地球上存在的数千种生物,甚至展现了诸多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珍稀品种。该影片以新式的拍摄技术发掘出各种哺乳动物的生存形态、体貌特征,在介绍繁多动物种类的同时,为观看者描绘了一幅地球哺乳动物的全景图。结合该影片的观看,初中生可以对哺乳动物形成更加鲜明的认知,进一步扩充初中生现阶段的知识学习。又如《飞禽传》,该记录片主要记述了42个国家所出现的300多种鸟类,详细讲述了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惯,在影片中不仅可以听到各种鸟类千奇百怪的叫声,还可以看到不同鸟类为了生存而使用的花样捕食技能,为观看者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通过该影片的观看,初中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鸟类的身体特征,使其更加详细的掌握不同鸟类所处不同环境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拓展教学中,教师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带领初中生进行课外视频观看学习,不仅有利于初中生课内外各种生物知识的融合,还可以充实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在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识学习中打下更为夯实的生物功底。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初中生学习意识、提升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发掘生物知识,促进初中生生物学习水平的成长。教师以多种生活化的手段进行知识教导,最大程度优化了初中生的学习感受,降低生物知识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初中生对其的亲和力,进而促进初中生生物成绩成长,大力推动初中生物的现代化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夏琼仙.关于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9):61+63.
[2]胡同炎.关于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8):91.
[3]范琼珏.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7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