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莹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 322200
【摘要】教研组中的“项目”就是教研组中的各项开展的活动,教师认领后做好项目并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学习。檀溪校区数学教研组秉承“传承经典经验,推动教师发展”的理念,围绕“项目认领制”,分“三约”教研、“经典”传承、“师徒”双向认领三部分展开数学组的教研活动。
【关键词】项目认领制 教研 传承 双向认领
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中的“项目”就是教研组中的各项开展的活动,教师认领后做好项目并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学习。檀溪校区数学教研组秉承“传承经典经验,推动教师发展”的理念,围绕“项目认领制”,分以下三部分展开数学组的教研活动:
一、项目认领制-----“三约”教研
1.约读:36本漂流书
在开学初,我们总校会下发本学年的36本漂流书目。要求每一个老师在读书漂流中做到读中有批注,读后有分享。把这些漂流书“传承”到不同人手上,一个月内进行阅读、批注,满月后归还。这些书经历传承,变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厚重,成了学校的一种印记、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2.约享:教学36计
一师一计,让老师在教学中点点滴滴的反思、收获,成为自己的教学一技,你一技我一技,通过交流、碰撞,成为大家的教学一大技。
3.约题:精编36题
学期初老师认领一个相应的教学板块,要求老师针对这一板块内容自己出题,编题,解题。
集团要求教研组全员参与,我校教研组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在三约中认领两项。在个性研究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在集团总校的引领下,采用这两种形式进行共享:
三维立体,线上同步教研
个人学习、组内互学与集团内集体研学相结合
线下互动交流
每周夜学的5分钟“檀味”慧享(解题、授计、评书)
二、项目认领制-----“经典”传承
1.“经验”教师认领 “经验主题”
我们数学组11位老师中有6位老教师,这些老师他们从来没有获得过教坛新秀,名师之类的荣誉,也从来没有执教过县级以上的公开课,优质课,但是他们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不那么闪耀,但却总有自己身上的发光点。
这个学期我们5位“经验”老师就分别认领了(分层教学、计算教学、数学书写格式教学、巧用“线段图”教学、错题订正与整理教学)
这个活动我们分3步走
第一步:经验分享。经验教师在数学教研时间,拿出他最有发言权的一个经验,跟所有的老师进行分享。分享后,老师们进行投票,选出本学期的热点经验。
第二步:“热点”经验展示。选出的热点经验,请经验老师进行现场展示,上学期,我们校区名排名第一的热点经验是章丽英老师的分层教学。我们把章老师的分层教学经验由推广到六年级组的教师分层走班教学。
我们的分层走班教学分两步走,一步是教师分层走班,还有一步就是学生分
层走班。
教师分层走班,我们六年级三位老师是这样进行这样的做法,吴老师适合数学培优这一块的教学,那么三个班在解决问题策略这一块就交给法堂老师进行。章老师擅长打实学生基础,那么我们在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在“数与运算”这一块三个班都由我们章丽英上。
黄老师擅长从细节入手,负责做好培养学生认真读题,认真审题的习惯,并且用圈题目中的关键词,写出“思路条”,画出“草图”等做题痕迹,让这些习惯不单单停留在口号阶段,而是用实际行动让这些习惯“落地”。提炼思想。整理成册,共同学习,形成数学教学“经典”资料。
学生分层走班,利用每周三的综合实践课,我们把学生分成打实基础班,进修班,培优班三个板块进行,分别由我们三位老师进行教学。
2.“经验”教师开放日、开放周活动
要求教研组内其余教师认领一个“经验教师”,跟进常规课堂,在实践中进行“经验”学习。
三、项目认领制-----“师徒”双向认领
要求教研组内青年教师必须到集团内认领一位师傅(师傅面谈后,确认收徒,再经集团总校统一调配之后确定师徒名单)
“师徒”项目认领,携手共进
学期初“师徒”组为单位,选一个单元进行备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路径,徒弟做教学展示,师傅做观点陈述。
[师傅观点陈述]
[师傅观点]本课通过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们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估算教学也是非常重要,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过于担心学生不会估算,所以就使劲提示,结果估算这一环节花费时间过长,影响了下一环节,导致试一试没能让学生充分的练习。
教育的道路是无止境的,我们数学教研组将怀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加倍努力、工作。教育也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每个教师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每个教师团队也是这样。但是教学研讨最终要让老师成功,让老师发展,让老师幸福,让老师走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