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丽
山西省孝义市金种子幼儿园032300
摘要: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区域活动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索,自主交往的学习空间,其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学习方式逐渐在幼儿园教育中推广开来。幼儿教师创设一定的区域环境,有计划地投放一定的学习材料,幼儿们在游戏活动中进行互动,幼儿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内的种种行为表现,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大有裨益。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策略;教学;
在素质化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被应用于现代学前教育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果。区域游戏活动能够真正落实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观,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在区域活动中发展各项能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但是,在目前很多幼儿园教学中仍然存在“重教而不会教”自身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匮乏的问题,违背幼儿的教育规律,将不利与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学的重要性,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在区域活动中真正追随于儿童。
一、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一)符合“幼儿为本”的理念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区域活动符合“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学习规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效果更佳。幼儿在温馨、开放、自由的区域环境中感觉放松,充满安全感,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新知识,主动需求交往与合作,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有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渗透德育,发展幼儿社会性
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区域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分别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还能映射幼儿在社会生活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幼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丰富学习体验,发展幼儿个性
幼儿们性格差异明显,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幼儿的个性发展,降低幼儿成长自信。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施展,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在建构游戏区,幼儿认识丰富的物质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手工区幼儿自主的动手操作,让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得以发展,区域活动给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一)相信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区域活动主要以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而创设的立体化育人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能够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自主表达的机会,自主探索的机会,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涂鸦区幼儿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幼儿讨论指定一定的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工具,思考在涂鸦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鼓励幼儿发挥主人翁意识,通过交流与讨论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们通过观察说出,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破坏玩具,不能把衣服弄脏,不能随意走动等内容。
(二)设计和组织有效的区域游戏活动
幼儿们进入区角内进行活动时,通常会自发的跟区角内的游戏材料进行互动,但是他们的活动是盲目的,无序的低阶思维,需要幼儿教师作为指导者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游戏情景,提升区域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丰富性、哲理性。创设区域活动规则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按照一定的实施方法设计区域活动,可以保证幼儿安全有序的开展活动。例如,当幼儿们开展区域活动前,教师给幼儿们讲述小猪佩奇一家的故事内容,引导孩子们进入区域活动后自主选择角色,自主分配角色,规定每一个人的角色任务,幼儿们一起指定植树种草的游戏任务,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可以保证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提升幼儿团结协作能力。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设计游戏情景,如妈妈给孩子们讲故事,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一家人共同植树种草等内容,幼儿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其中,锻炼了团结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细心观察,科学指导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一举一动,明确观察的内容,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以及观察的方式,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好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让区域活动焕发活力。例如,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一个小朋友在两个伙伴间跑来跑去,很是忙碌,当伙伴邀请他搭建城堡时,他跑了过去进行合作,当另一个小伙伴邀请他搭飞机时他又转而过去搭飞机。于是,幼儿教师经过几次区域活动观察发现,他存在摇摆不定,不懂得拒绝别人,迎合他人喜好的问题。于是,幼儿教师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先表扬他人缘好的优点,幼儿教师带学生反思自己在整个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进而鼓励他遵循内心的声音,学会选择和取舍,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和沟通,他在区域活动中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全身心投入一个游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结语: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时刻追随于幼儿,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区域活动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互动活动,可以让幼儿乐于玩,主动玩。幼儿教师懂得尊重幼儿,欣赏幼儿,启发幼儿,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幼儿教师给幼儿展示的舞台,为幼儿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时适当的介入可以发展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操作能力,让幼儿自由大胆的驰骋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浅谈提高幼儿学习思维的方法[A]. 江文娟.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 2013
[2]幼儿活动中的环境教育[A]. 王淑萍.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 2005
[3]浅谈幼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A]. 高翠.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 2010
[4]多元优化,推进大班自主性区域活动有效进行[J]. 季梅红.学苑教育.2017(07)
[5]如何在大班额环境下有效开展区域活动[J]. 张淑琴.学周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