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刘芹
[导读] 道德与法治不是只靠书本上的内容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就能让学生明白的
        刘芹
        新疆阿克苏市拜城县托克逊乡布隆村小学
        摘要:道德与法治不是只靠书本上的内容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就能让学生明白的,尤其是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想要对其中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身感受。而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在最熟悉的环境里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且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事情,将其与课堂结合,学生更加感兴趣,学习起来自然也更加轻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更加深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生活实际;激发兴趣;知识理解
        无论学生学习好与差,都是需要生活的。如果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容易出现成绩好了,但在生活中就像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任何事情都需要被人照顾。且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生活中的常事组成的,学生不会为人处世,学习起来也会更加困难。将这一门课从枯燥的教学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课堂更加有趣,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惬意。
        一、结合生活实际,改变学习状态
        人离不开生活,学习也从来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课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辅助理解。学生只有亲身体会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对其产生敬畏的心里,它就像是一杆标尺,时刻提醒着学生,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随着学习的深入,这杆标尺就像在学生的心里生了根一般,让学生坚定信念,不断向前。
        例如,我在讲解“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这一课程的时候,因为这一课程本就结合我们生活的班级,我就可以在讲解开始之前,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来制定班规。学生在面对自己伸手就能触摸到的东西时,能够展现出百分之一百二的活力,而我也会告诉学生,“我也是班级中的成员,所以这次班规制定我也要参与其中”,学生本就处于一种极其开心的状态,对于我的要求,肯定不会拒绝。而在开始制定班规之后,学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而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按照课本内容的走向,来不断的否决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且因为学生性格上的不同,这个学生想要的班规,另一个学生可能就不喜欢,学生没办法达到全员满意,在不断的改进中,理解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就像是一碗没有放调料的白水汤面,学生吃起来没有任何味道,自然不会喜欢。

但如果将这一门课课程与生活结合,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生活化教学,就像是将原本的白水汤面换成了一碗香甜怡人的炸酱面,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便是调味料,遇到的琐事就像是黄瓜之类的配菜,学生觉得好吃,喜欢吃,学习起来自然会非常轻松。
        例如,我在讲解“我们班,他们班”这一课程的时候,就会提前将两个班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暂时的挤在一个教室里,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到自己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肯定会产生不愉快,而我则会适时的对学生提出问题,“大家互相看一看,这个班级和自己的班级有什么不同?”,如果只靠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很难得到一个具体的答案,但如果将两个班级的学生放到一起,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对方班级的情况。而且,新鲜事物的出现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想要了解这个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必定会全神贯注的进行观察。一个班级少说也得二三十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学生的兴趣不会因为重复而衰减,干劲十足。
        三、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学生没办法理解知识,就没办法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来说,学习成绩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在记忆的过程中只能通过死记硬别,时间一长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将这么课和生活结合起来,将其中的理论结合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也能从潜意识里明白,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讲解“网络新世界”这一课程的时候,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早已走进课堂,我可以借助电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在最开始讲解的时候,将多媒体打开,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吗?”,计算机早已普及,学生自然不会陌生,而当学生成功回答我的问题之后,我会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那大家知道怎么用吗?”,当学生回答“是”的时候,我就可以开始讲解我这节课内容。在讲解结束之后,我会再次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计算机都能做什么吗?”,学生了解过也接触过计算机,但却只是了解自己知道的一方面,当学生感到好奇的时候,我就可以给学生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可行之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可能在各种地方见到过相同或者类似的事情,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帮助其更好的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其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轻松惬意。
        参考文献:
        [1]李媛.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合肥师范学院,2018.
        [2]齐笑蕾.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