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王强
[导读] 群文阅读具有“多文本”的特性,倡导“议题”、“集体建构”、“共识”等理念
        王强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摘要:群文阅读具有“多文本”的特性,倡导“议题”、“集体建构”、“共识”等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对于扩充初中生的阅读量、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更是对以往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和创新。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围绕某一个议题来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在相互交流、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中达成共识,使学生把握群文的内涵,最终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知,开阔初中生的视野。因此,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议题先行,激活思维
        确定一个有讨论意义的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不可或缺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对英语教材中的各单元内容进行认真地研读,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生活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有效的、有讨论价值的议题,并让议题先行,组织学生围绕议题来展开讨论,初步激活他们的个人思维。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所在,如果没有合适的议题就无法形成高效的群文阅读,因此,教师要让议题指向学生的学情,准确地捕捉初中生有关该议题的生活经验和需求,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讨论议题的热情,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性想法。
        例如,在学完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后,教师围绕初中生的实际生活选择了一个有意义的议题“Listen to your parents or make your own decision?”并给学生提供较为开放的思考空间,使学生通过讨论对议题产生不同的感悟。比如有的学生说道:My own business is up to me.I hate to let my parents do everything.对此,他的同伴及时地给出了回应:I think it's also necessary to listen to parents' advice. After all, they are experienced.像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有利于加强他们对本节课议题的了解,并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比较阅读,引发冲突
        在确定了议题之后,教师就要选取合适的文本,在选择文本时不仅要能够体现议题,使其具有内在关联性,而且还要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反映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群文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注重选文的比较和关联,尽可能地凸显所选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使学生的思维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碰撞,逐步形成自己的认识、产生自己的见解,最终对语篇内容有了清晰的思考和判断。
        例如,在本环节教师选取了Too Many Rules!和Mom Knows Best!两篇文章作为一组引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这是孩子和成人世界对“house rules”不同观点的碰撞,第一篇文章代表大部分青少年 house rules所持的排斥观点;第二篇文章则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解读了对house rules的感悟。通过对两篇材料进行对比、判断和分析,逐渐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到底应不应该遵循家规?为下一步的解读做好铺垫。
        三、拓展议题,以文解文
        在引发了学生对“house rules”的认知冲突之后,教师可以再次拓展议题,选取相关的文章来引导学生“以文解文”,在对多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对所选议题的深度思考,并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来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最后达到深化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以文促文”的方式再来选取一篇或多篇文本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让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得到稳定提升,并实现对议题更深度的认知。
        例如,教师又选取了Job or Dream?这篇文本来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了解主人公Mike的故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来对议题展开思考。如“What’s your dream job? Do your parents agree? If no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鼓励学生对“父母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怎么办”展开多元的交流碰撞,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进一步拓展议题,使学生产生自我认知。
        四、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才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表达的空间与机会,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升华学生对多篇文本的认知,在建构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共读共议”,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本的见解,通过设计问题和学生一起完成意义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例如,这三篇文章推进了本次议题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议题产生了独特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When do you think you are old enough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以此来引发学生的集体建构,使学生在分析、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如有的学生给出了“当我18岁时”、“当我上大学时”、“当我真正能理解父母时”、“当我可以为自己负责时”等回答,最后得出“无关年龄,关键看自己是否有责任意识”的结论,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并创新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依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议题先行”、“比较阅读”、“拓展议题”和“集体建构”来让启迪学生的思维,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稳定的发展,最终促进其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房德红.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0(07):62-64.
        [2]张莹.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02):85-9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